□陈甬沪
《人民日报》 日前刊出一条消息:瑞典家具巨头宜家(IKEA)再次强调,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共计1730万个抽屉柜。宜家在去年就已经发布了召回通知,此次再次宣布是因为又有一名儿童被翻倒的家具砸中身亡,截至目前类似事故已造成8名儿童死亡。抽屉柜与儿童死亡,这原本风马年不相及,何以致8名儿童遭遇厄运?原来这种抽屉柜,如果不固定在墙壁上,即使是刚会走路的孩子,也可以轻易将柜子翻倒,造成危险。宜家虽然从去年6月开始,就已经对涉事的抽屉柜进行了召回,但是去年5月,加州仍有一名2岁的孩子因宜家马尔姆抽屉柜倾倒而死亡,消息直到10月份才曝光出来,孩子父母表示并不知道宜家召回了这些抽屉柜,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质疑,宜家是否有效宣传了召回消息。同日上海法治报记者也报道,上海市场仍在销售这款产品。
这里我们暂不去评论“召回”力度与实效,只是感觉一款家庭普遍使用的日常家具,何以突然成了杀人之器?原来家具尺寸构架也好、物品长高宽比例也罢,在独立存放时它要求设计者不管如何创新,都得遵守“基座稳固”的定律。如今这款抽屉柜因为横宽缺陷易倾倒而频发事故,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人们不禁要问:设计者生产者或者说推波助澜的经营者们,你们是没有良知,是不懂常识?也许你们的本意抑或只是即兴的创意,或者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甚至可能会出于节俭某些时空概念什么的,但恰恰疏忽了商品或产品(服务)应有的基本常识,这里包括产品材质(服务)的特性,产品架构(服务)的特质,产品(服务)蕴含的特患……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营者,提供给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产品(服务),就不是事后一个“召回”了事这么简单的!为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需要放大事件,从源头上找出深层次的因素,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一次在某创新大奖活动中与选手聊起产品(服务)创新话题,几位创业者那种急功近利,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情绪时有流露。显然疏忽了一个新的产品(服务)在投放市场前,应该预计到的效应性。
其实当我们设计一款投放市场的产品(服务)时,决不是可心血来潮或随心所欲,它是有规则的,这里不仅仅只是质量与安全问题,象各种标准各种规范各种通识与常识或规定着、制约着和影响着,它还涉及着许多社会关系的调整。当然,我们今天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时代,但一切“双创”产品(服务)它的必经程序和规范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同样,如果我们有一种机制,对任何一种新产品的问世,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管理与救济等程序规范的规定,那么就不会出现某些产品(服务)被资本从中作祟、经营者趋之若鹜、侵犯消费者利益、经营者本身呈塌方式被市场抛弃之现象。
当然一个成熟的创业创新者,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社会人,在市场竞争中要占得先机原本是竞争法则,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显当今市场人的价值取向。同样,作为一种创新或创意产品的设计,真正要转化为“产品”还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只是几个专家的评审,还要有多少次的试验检验,以及这种试验检验的第三方评估。是的,一切对社会负责任的产品(服务)就是这样炼成的!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