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法制晚报》 报道,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针对“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已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2018年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APP 在消费者安装前,未告知其所获取的各种权限及目的,在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
作为搜索及浏览器类应用,上述权限并非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需的,已超出合理的范围。涉嫌违反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有关法律。
体验APP悄悄获得多项权限
记者使用一部安卓手机在“应用市场”下载手机百度 APP,在安装过程中,“手机百度”只弹出了两个权限询问窗口,一个是位置权限,另一个则是存储权限。但当记者打开手机上权限管理,却发现,除了位置和存储权限,其他包括手机百度自启动权限、读取本机识别码、读取联系人权限、获取上网记录权限、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等5个权限都是对其“允许访问”的,而这些权限在安装过程中并没有询问过用户。
记者用另一部安卓手机下载手机百度APP后,安全检测软件提示,安装该应用,需获得“定位、电话、发送短信、开关移动网络、录音、拍照和录像、悬浮窗、读取手机状态和身份、读取通讯录、读取讯息、接受讯息、修改或删除USB存储设备中的内容、修改系统设置、查找设备上的账户以及读取USB存储设备中的内容”共计15个权限,点击安装后,发现三个权限申请,分别是允许手机百度使用电话、允许使用此设备的位置信息、允许访问设备上的照片、媒体内容和文件。
多次重新安装后发现,如果选择拒绝“手机百度使用电话”的权限,安装可以正常进行,但如果选择拒绝“位置信息”“访问照片、媒体内容和文件”,安装则无法继续,并提示“存储权限是必需的,否则我们无法为你下载小说,视频,图片等内容”,必须开通这两个权限后,安装才能继续进行。
此外,记者注意到,手机百度官方网站宣称其“是一款有7亿用户在使用的手机 ‘搜索+资讯’ 客户端”。
影响通讯录能曝光“朋友圈”
“一个搜索浏览器为什么要获取我的短信和通讯录信息,看到这些心里一惊,这些功能都涉及到我的个人信息。”江苏省消保委法援部傅铮解释称,以读取短信为例。“理论上,获取这个权限后,APP 可以获取手机里所有的短信,比如银行卡消费短信、我和别人的聊天,都是个人隐私。”傅铮说,虽然手机APP运营方表示,不会作为其他用途,但是可能会有第三方不法分子窃取这些信息。
据介绍,在这些权限中,手机百度自启,可能会影响手机的流畅性; 读取本机识别码应该涉及侵犯用户隐私,而如果能够读取、甚至修改通讯录,就可以画出该用户的社交网络,曝光“朋友圈”。
“作为一个搜索及浏览器类的应用,这些权限并不是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需的,已超出合理范围。”傅铮表示,而且法律有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符合正当、合法、必要原则。
律师获取信息应征得用户同意
北京市高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郑洪涛表示,APP 要获取用户的信息,一定要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而获取“不必要”的信息则是一种“非法”行为。此外,即使是必要获取的,也必须告知消费者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采集的个人信息被用来做什么以及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让消费者明确这些之后再自己进行选择,简单来说,获取用户信息应征得用户同意,这也是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种尊重和保护。
针对这起消保委起诉百度的事件,手机百度APP为什么要拿到这些非必要的用户信息,目的是什么?需要调查清楚。“百度 APP 获取的信息给谁了,谁来掌控这些个人信息,为什么要搜集这些信息,这些信息被拿来做了什么,我觉得有必要查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郑洪涛说,不能简单让权限设置问题“背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宗玉表示,他本人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这已经超出了该APP应该获取的权限。但是,由于技术设置问题,如果用户不给授权,软件就不能安装,用户就无法使用。
王宗玉指出,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个人就可以提起诉讼。而消保委能就此提起公益诉讼,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这一做法值得点赞。 (王岗 张丽)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