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报报道:支付宝上线“年度账单”被指以极小的字体默认勾选“同意 《芝麻服务协议》”,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现实是,“默认勾选”已成为一些互联网公司经营的“潜规则”,以侥幸心理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现状亟待扭转。
据称,支付宝在全国的用户达5.2亿,腾讯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 QQ 钱包两大产品的用户数已超8亿。现在,不管是在餐厅买单、商店购物,还是抓娃娃机、烤红薯摊、水果摊,甚至街头艺人,都能支持手机支付; 市民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缴水电费,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公共服务; 越来越多的城市公交地铁也支持移动支付。
尽管专家学者给出了许多看法和建议,但笔者认为,症结还是在于信息“不对称”。习惯用小字号“默认勾选”忽悠消费者的,其实远不止支付宝,网上预订机票、火车票等网页,早就是“默认勾选”的老手了,有不少还是霸王条款——你要买票,没得选择,早已勾好,没法删掉。
笔者的建议是:应该细化立法内容,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条文,一项项落实到法律法规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才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好途径。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