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从伊甸园到神明裁判
第二章 纠问式审判
第三章 陪审团审判(1)
第四章 巫术审判
第五章 动物、尸体和物品的审判
第六章 莫斯科的审判秀
第七章 战争犯罪审判
第八章 陪审团审判(2):
一场司法的戏剧结论延伸阅读致谢附录
媒体评论>>>
本书风趣,详实,充满各种历史轶事……使读者获得道德和政治上的洞察力,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今天这个暗流汹涌的时代,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杰作。
——《卫报》
游记作家+刑事律师打造的一本书,帮我们看懂我们的制度前行了多远,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出版人周刊》
【编辑推荐】
★一部跨越两千多年的西方审判史,传达出人类普遍的对司法公正的呼声。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
★作者提出:“刑事审判其实展现了人类尊严的含义,显示一种文明尊敬地对待最卑劣的敌人——假定他们是无罪的,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对抗,给予他们辩护人为其辩护。”
【内容简介】
人类审判的历史扑朔迷离,耐人寻味。尤其是占法庭审判案件比例不大的刑事审判,它展示了司法最生动、最熟悉的面孔,体现了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司法制度的本质。
本书笔法细致地呈现了一部跨度两千多年的西方审判史。会讲故事的卡德里,把一个又一个非同寻常的审判拉进寻常人的视野,从两千年前苏格拉底被审判,到持续发酵多时的萨勒姆女巫案,从法国大革命中断头台上的冤魂、莫斯科审判中无以计数的冤案,再到今日扑朔迷离的辛普森案……
作者卡德里希望通过对历史深处的案情的回溯,传达人们出对司法公正的呼唤。
【作者简介】
萨达卡特·卡德里,1964年生于伦敦,半芬兰、半巴基斯坦血统。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历史和法律,之后取得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卡德里是纽约律师协会会员,伦敦道提街律师事务所成员。曾协助起诉前马拉维总统海斯廷斯班达。同时也是记者、作家,曾有作品入围1991年度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另著有《布拉格》《人间天堂》。
本书曾获2005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非虚构类作品金匕首奖提名。
【先睹为快】
辛普森的命运是更具戏剧性还是更具重要性,是一个只有历史才能回答的问题。库尔特的大话很适合作为本案的结语: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辛普森的案子从微不足道的悲剧晋升为美国的史诗。
第二天早上,洛杉矶好像一个濒于革命的城市。直升机盘旋在法院上空,法院周围已经拉起隔离犯罪现场用的黄色带子。编好队的骑警及洛杉矶警察局的步兵团头戴头盔、身穿盔甲、手持盾牌,在现场控制住蜂拥而至的民众。但是在上午10点22分,警察与群众都变得安静了。一亿五千万美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也同样安静下来。当法庭书记员打开装有裁决结果的信封时,广播和电视都安静了。
“我们陪审团裁决被告人奥兰多·詹姆斯·辛普森无罪……”检察官们非常沮丧; 科克伦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把手搭在他的委托人辛普森的肩膀上; 辛普森握紧双拳,向陪审团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罗恩·戈德曼的姐姐发出了痛苦的尖叫。街头传来一阵可怕的吼叫声。
各地的反应有所不同,这在许多方面让人想起1987年伯恩哈德·戈茨案的裁决。民意调查不久显示,五分之四的美国黑人认为陪审团是公正的,然而,只有一半的白人认为是这样,这个比率几乎与《纽约客》 八年前所实施的民意调查结果恰好相反。
加州的陪审团声称,他们和之前纽约的陪审团做的一样,之所以裁决辛普森无罪释放,不是因为他们相信辛普森无罪,而是因为检察官的起诉不能说服他们辛普森有罪。虽然这两个案件很相似,但是引起的主要反应却大不相同。1987年,白人时事评论员通常都很同情或者认同裁决戈茨犯罪的陪审员,现在其中一些人却像响尾蛇一样攻击审判辛普森的陪审员。
在裁决宣布的几分钟后,质疑之声立刻显现。
有人问陪审团中四十五岁的电脑技术员布伦达·莫兰:“你还有良心吗?”她沉着地说:“我们所做的是正确的。”没有对质疑进行回应。其他人马上也对陪审团的真诚度议论纷纷。他们宣称自己并没有种族歧视(在种族分配非常不平均的戈茨案陪审团里,白人评论家很少质疑这一点),但这一点不是最要紧的,这个陪审团的十二名成员都是工人和退休者,包括两个白人和一个西班牙人。不久有人批评他们是一群骗子、无知的种族主义者。《华盛顿邮报》 的乔治·维尔抱怨说,他们“滥用了权力”,而且在智力上无能。文森特·布里欧西在《公愤》 杂志(Outrage Magazine)中嘲笑检察官未能意识到应该好好教育那群智力不足的陪审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