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治剧焦

海上应急救援“国家队”

2018年01月19日 B01 :法治剧焦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589

  如果总结《碧海雄心》的价值观,可以用“生命高于一切”“永不放弃”“职业尊严最重”等来形容,但这些并不是它的价值观核心,它的价值观核心其实非常朴素,朴素到如同一位救援打捞队员所说的那样“救人有瘾”,当“救人”如同一枚烙印深深地刻在一个人的心里,毫无疑问,这个人已经超越了平凡,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碧海雄心》

  导演:陈健 姜国民

  编剧:张永琛

  主演:陈思诚 张国强 袁泉 王媛可 于小彤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首播:2017-10-26

  集数:36

  单集片长:45分钟

  剧情简介>>>

  六名学生和八名渔民遭遇风暴,十几条生命连同渔船即将葬身海底。危急时刻,救援船和救援直升机赶赴出事海域,进行紧急救援。最终,遇险学生和渔民获救,但潜水救生员郑子航却牺牲了,留下来一个遗腹子。他的战友陈一诺则替他担起了父亲的责任,照顾他的遗孀和儿子,并和高亮等其他救援队员一起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营救游艇遇险人员、打捞飞机黑匣子、救援失火的万吨油轮、智斗海盗营救被抢劫的科考船员,还完成了郑子航的心愿,打捞二战时期被击沉的日军运输船,创造了救捞史上的奇迹……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大海的特殊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但大海发起飙来的可怕后果,谁都清楚。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口号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就是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队员。

  这支队伍是中国唯一的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使命,同时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协定的义务,他们是海上应急救援的“国家队”。

  特殊的职业让救援队员总是经历惊心动魄,而电视剧 《碧海雄心》 就是我国首部以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海上救援力量为主角的电视剧,讲述这群默默无闻的救捞英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故事。《碧海雄心》 所呈现的17宗生死攸关的海上救援均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

  无论是面对山体塌方和泥石流,还是潜入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无论是抢救待产的孕妇,还是面对凶狠的劫匪,救援队员身上所表现出的专业和敬业、勇气及豪气、睿智与理智,都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剧集的拍摄与剪辑也将院线大片常用的平行蒙太奇和“最后一分钟营救”,运用得恰到好处。

  因为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所以观众看到的每一场救援都那么惊心动魄。对英雄们来说,“将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并不是装点门面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不过,在电视剧中,这些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故事,甚至也有弱点。他们中也有人打自己的小算盘,面对诱惑时也会有所动摇。尤其是高亮与妻子之间关于事业与家庭的争议,无疑成为该剧中海上救援队职业特殊性的缩影。不过,一旦穿上救生衣,驾驶上飞机,他们眼中就充满了斗志,他们心里就只有救人的信念,他们身上的人性之光,因无情浪涛的映衬而更加耀眼。

  《碧海雄心》 制作方在介绍幕后故事时曾说,有个别救援队员因为技术出色,被别的团体以年薪几十万元挖了过去,但没过多久,又主动选择回归了救援队。因为相对于丰厚的报酬,他们觉得救人更过瘾。这样的说法隐藏着“生命大于一切”的价值观念,这生命,不管是自己家人朋友的生命,还是那些在大海上遭遇灾难的普通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付出自己的努力,挽救别人的生命与财产,这需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作为底色,才能使得救援队员们拥有不懈的动力。

  “你们愿意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吗?”

  “我愿意!”

  狂风骤雨无法淹没这简单却铿锵有力的三个字。最平凡的救援队员承担着最崇高的使命。 《碧海雄心》 从最真实的角度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海上救援队,也再一次明白了奉献的意义。(栎之/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剧焦 B01 海上应急救援“国家队” 2018-01-19 2 2018年01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