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胡蝶飞
本报讯 置身于陆家嘴的办公室,市政协委员、太平人寿高管尧金仁常常看着壮丽的城市天际线,思考着:上海该如何加快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在本届政协会议,尧金仁带来了自己对服务业优化升级的思考。他的提案“创新和人口:上海参与全球竞争战略优势的两个着力点”,围绕创新驱动服务业优化升级展开。结合本行业,尧金仁提出“增加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科技融资服务模式创新”。
身为高级经济师,尧金仁知道: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高达70.5%的第三产业,具有抵御经济衰退能力较强的优势。他在提案中表示:“这说明,上海已是一座服务业城市,而不再是一座工业城市。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占GDP比重连年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但尧金仁在提案中指出:如果片面追求服务业占比较快上升,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失去重要的工业支撑,服务业低端化等问题或将随之而来。
那么,上海如何避免“片面追求服务业占比提升”的局限?尧金仁在提案中表示,可加强引导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由片面追求数量和占比提升,向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业功能转变。
此时,创新的驱动作用就显现了。尧金仁在提案中表示:“服务业往往是创新的依托,而新兴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往往是创新的领跑者。”
结合自己所处的行业,尧金仁提出:应促进金融业主动服务“上海服务”“上海制造”品牌的打响,支持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持续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针对科技企业的需求,增加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科技融资服务模式创新。
另外,对于超大型城市人口的调控,尧金仁在提案中认同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空间布局等目标,并提出了重点解决中心城区人口过密,统筹长三角和上海都市圈的产业布局、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等建议。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