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打官司只求“我不要当法定代表人”

2018年01月23日 A08 :法治庭审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76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章伟聪

  本报讯 市民沈先生近日打赢了一场官司,他的诉求竟然是“我不要当被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被告公司一定要沈先生做法定代表人。无奈,沈先生只得向长宁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公司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将他的名字从“法定代表人”一栏的记载中涤除。长宁法院判决支持了沈先生的这一诉请。该判决经二审法院终审维持,已经生效。

  法庭审理查明,被告公司登记设立时为程先生独资的一人有限公司,后来程先生辞去该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经理职务,委派沈先生为该公司执行董事、经理、法定代表人。再后来该公司股东变成了程先生夫妇俩。由于沈先生在程先生夫妇开设的另一家公司任职,又说好只是“挂名”,沈先生就在相关登记文件上签了字,成了被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16年夏天,沈先生与任职公司发生劳动纠纷并最终离职,因此提出不再当被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了表示慎重,沈先生特意向程先生发了告知函、律师函,并在报上刊登相关声明,但程先生都不予理睬。沈先生便于去年4月向长宁法院提起诉讼。

  去年10月,长宁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公司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涤除原告沈先生作为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登记事项。被告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近日,二审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长宁法院民二庭李志斌法官主审本案,他在阐释判案理由时说,首先,我国 《公司法》 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被告公司实际由股东程先生控制,沈先生没有参与过被告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让沈先生担任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显然背离上述立法宗旨。其次,从权利、义务的角度讲,本案沈先生既非被告的股东,亦非被告的员工,除了在《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的“法定代表人签字”栏目签过字外,被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沈先生实际参与过被告的经营管理,亦未从被告处领取任何报酬,但是,沈先生作为被告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却要依法承担其作为法定代表人的相应责任,显然有失公允。再次,从法律关系上分析,沈先生与被告之间构成委托合同关系,内容为原告受被告的委托担任被告的法定代表人。依据我国 《合同法》 相关规定,沈先生有权要求解除其与被告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合同既然解除,被告理应涤除其在登记机关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事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 打官司只求“我不要当法定代表人” 2018-01-23 2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