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寻找生活之美

2018年01月29日 A08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338

  □乔明平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而美就存在于衣食住行中。蒋勋先生的 《品味四讲》 正是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来讲述那些平时不为人注意的点点滴滴,感悟来自生活的美妙之处。

  美是一种生命的从容,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下,很难体会到美。这种美需要潜心观察,细细品味,才能欣赏到。

  首先讲食。民以食为天。现在生活匆忙,各式快餐应运而生。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给自己留一点点空间,哪怕只是一顿饭,用心做,用心感受,用心吃,就可能找回对食物的品味。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情。一样的食材,一样的料理步骤,有没有用心感受体验整个过程,做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与友聊天,有时谈到一些美好的记忆,经常会与某种美食联系在一起。这个美食并不一定是山珍海味,或许就是一种街头巷尾的小吃。这些小吃因为掺杂了几代人的心血,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品质,所以让人想念。

  其次讲衣。今天衣物的功能不仅仅是御寒,它可以让人变得美丽、帅气,更具个人魅力。不同的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往往有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彰显了人的个性。蒋勋先生讲,“这件衣服跟我皮肤的感觉,那双鞋子跟我的脚走路形状产生的感觉,或者一顶帽子带久之后,好像慢慢变成朋友的关系,我称这个感觉为服装的体温,去感觉一下服装的体温,我相信是服装美学一个非常不同的开始。”选择衣物时,不随波逐流,考虑到自己平日的工作需要和生活喜好,考虑自己的身体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珍惜自己拥有的。衣服不一定要高档,但要有品质,更重要的是适合你的身材,搭配得当,这才是美。当一个人穿上自己喜爱的衣物,那种心情,欢喜是不同的。

  第三讲住。周围的人几乎都拥有自己的房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家。房子只是一个硬件,如果没有用心经营、布置、维护,那就不能称之为“家”。家是温暖的地方,是人们心灵的栖息空间。它不在于大小,只要居住者用心收拾,带了自己的气息,就有家的感觉,这才是最重要的。拥有一个美丽温馨的家,是赏心悦目的,可以治愈你的不开心,让人倍感幸福。

  最后讲行。现代社会变化飞快。我们一直被告诉“人要向前看”,可是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观望一下来时的路,自己的步履是不是太过匆忙。是否应该慢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向前赶路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更累吗?当然不是。我们希望自己过得更好,那么就适当的慢下来看看路上的风景,听听内心的声音。其实这也是在讲人生之行,“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两边到底有什么风景,其实是非常遗憾的。我觉得这一条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点,迂回一点,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要学着放松下来才能感受慢节奏的不同,发现生命中更多的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忙”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写照,人们总是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似乎永远也停不下脚步。殊不知因为过度地追求速度,忽略了沿途风景。忙到最后,你就会“忘”,忘记了生活的美,忘记了你原本可以很快乐。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留点空间和时间,松弛有度的自我掌控和把握; 懂得停一下,让心慢下来,细细领悟,用心体会当下的生活,这样才能欣赏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的快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8 寻找生活之美 2018-01-29 2 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