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本市对上海生产的保健食品继续实施最严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将适时把保健食品纳入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范围,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保健食品经营信息的全程追溯和监管。昨天,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市人大代表的答复中获悉,本市正在通过建设信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欧海燕在去年年底针对保健食品提出了代表建议。她在建议中指出,保健品是介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类产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但随着老年保健品市场迅速扩大,同时国内保健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和用欺诈方式高价出售产品等问题极为严重,加之市场监管薄弱,保健品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她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保健品市场信息化联动监管系统的建议”。
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答复中表示,本市保健品市场监管已纳入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常监管的重点工作。本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虚假宣传、违法宣传疗效、无照经营、消费欺诈为检查重点,加大对专项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照经营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对检查中发现的涉及税务、公安等其它部门的违法行为线索及时进行移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案后回访,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据悉,本市还将健全源头管理机制,对本市生产的保健食品继续实施最严准入要求,严格规范生产企业配方、生产工艺要求,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实行单项审核和管理,依法加强资质审查,规范保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保健食品的查证验收,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和保健食品许可非法经营保健食品的,依法予以查处。
同时,本市加快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信用监管体系,部门协同做好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许可、监管等信息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继续深入推进上海市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构建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努力将该平台打造为市政府各相关单位信息共享应用、协同监管的有效载体。统筹政府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源,加强保健食品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快速检测,建立完善监测结果通报制度,推进保健食品检验信息和结果的发布共享。市食药监局表示将适时把保健食品纳入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范围,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保健食品经营信息的全程追溯和监管。
本市还将加强投诉举报办理和举报奖励落实,把涉及老年保健食品投诉举报纳入市级职能单位督办范围,由市级职能单位相关处室进行跟踪督办,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通过推进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提高群众对保健食品安全举报的积极性,督促经办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应奖必奖。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