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综合

小区“飞线”充电乱象怎么破?

2018年02月06日 A05 :法治综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568

  □见习记者 董菁琳 通讯员 蔡婵静

  宝山张庙街道通河七村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老式小区,原先小区里并没有建设可供电瓶车集中充电的设备,小区54栋楼,1196户居民,几乎每栋居民楼都有住户采用“飞线”方式解决自家电瓶车的充电问题,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积极了解实情、倾听诉求,彻底解决了该问题。通河七村的改造案例,给解决宝山区老式小区“飞线”充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居民“花式”充电,安全隐患无穷

  张庙街道通河七村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老式小区,原先小区里并没有建设可供电瓶车集中充电的设备,所以“飞线”充电问题较普遍,小区54栋楼,1196户居民,几乎每栋居民楼都有住户采用“飞线”方式解决自家电瓶车的充电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一栋楼里有近10根“飞线”垂下。各式各样的电线或从一楼窗户穿出,或从楼上长长地垂落到地面。为了防止露水或下雨引起插座短路,居民们也是绞尽脑汁:有的用塑料纸包裹,有的用废旧可乐瓶遮罩。

  在调研中,不少上了年纪的居民也向民警“叹苦经”:“我都60多了,让我天天拎个电瓶爬5楼,身体实在吃不消。”群众的诉求确实有其合理性,但是“飞线”充电安全隐患重重。而且“飞线”充电无法实现自动断电,长时间为电瓶充电,会加速电瓶老化,极易引发火灾。

  盘活手头资源,助推安全改造

  在了解到居民对电瓶车充电问题有颇多怨言,以及现有车棚老旧、安全性差,居民缺乏安全充电场所等情况后,社区民警积极与小区居委、物业开展协商,就各自分管的问题寻求对策,并协助居委会召开了民主议事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从中协调。在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 进一步明确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后,民警又积极争取张庙街道的大力支持,最终实现了小区自行车棚的智能充电设备改造。除了对原有的2个车棚升级改造外,还重新粉刷整修了1个废弃车棚,以满足300辆电瓶车同时停放充电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改造升级是实现了车棚的智能充电。

  目前,1个智能充电桩可以同时为12辆车充电,车主花1块钱就可以充电4小时,充电完毕后充电桩会自动断电,彻底杜绝了电瓶充电时间过久引发自燃等隐患。

  坚持问题管理,谋改造效能最大化

  智能充电车棚有了,如何让居民回到车棚来停车充电,又成了摆在民警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在走访中发现,即便有了新的车棚,但有的居民图省钱,不愿把车停进车棚。有的居民图方便,还是习惯把车停放在楼道里充电。而有些居民“占地盘”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在家门口堆个物、停个车,才觉得宣誓了自己的“主权”。

  于是,民警一方面加大法律宣传,告知居民占用、堵塞楼道或门洞等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根据《消防法》 将被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另一方面,民警联合小区居委、物业,积极推进冬季防火和消除居民住宅消防火宅隐患工作,通过不间断地“扫楼”,把停在楼道内的电瓶车清了出去。

  同时,针对现有智能充电车位仍无法满足整个小区车辆充电的情况,社区民警与居委、物业进一步协商,在3个车棚内分别设置了若干个共享车位,引导居民错时、按需充电,既节省了居民的停车费用,又实现了智能充电桩使用效能的最大化,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

  坚持安全导向,长治才能久安

  在推进智能充电车棚停车过程中,也有居民对车棚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有人觉得,车棚虽然有专人看管,但每天这么多人进出,一不当心,车就可能被偷。对此,社区民警又联系物业在车棚内增设了监控探头,为车辆安全提供保障。

  通过多年的小区技防升级改造,小区内的监控探头数量也从2014年的一穷二白增加到了目前的42个,基本实现了小区重要部位全覆盖。2017年,小区盗窃案件实现零发案。在这一组组安全数据面前,居民们也终于打消了顾虑,放心地把车停进了智能充电车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5 小区“飞线”充电乱象怎么破? 2018-02-06 2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