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破解校园霸凌的暗黑魔方

2018年03月07日 B02 :非常阅读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114

  目录

  霸凌——从我的原创伤出发

  以此开始 小孩子的残酷

  第一幕 不是所有小孩都天真无

  邪

  哈洛的猴子

  校园寂静岭

  忘川之水

  第二幕 躁动的青春不止荷尔蒙

  小纰漏

  凶器是一本书

  黑武士

  白武士

  第三幕 作恶的世界里没有法不

  责众

  以伐木累之名

  同学会

  我不杀伯仁

  铁背心

  第四幕 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朱鹮的安魂曲

  疯人院奇缘

  尚未结束 投胎是个技术活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陈岚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编辑推荐】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每个人的重视和呵护。★400天田野调查,15个触目惊心的故事,破解校园霸凌的暗黑魔方。★99%的霸凌事件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武力霸凌、流言霸凌、网络霸凌……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伤害,都要警觉,客观的、主观的过错,都可以弥补。★当霸凌发生时,监护人的

  爱,是孩子最后的庇护所。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经过400天田野调查,呈现了15个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故事,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涵盖武力霸凌、流言霸凌、性别霸凌、群体霸凌、校园霸凌等多种形式,揭示了99%的霸凌事件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

  作者陈岚是一名作家、主持人,也是儿童公益组织“小希望公益联盟”的创办者,先后创立多家青少年保护机构,是很多孩子的“妈妈”,女性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者。

  她用写实的笔触,将你遭遇过的、没遭遇过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霸凌事件做了全面且深刻的解剖,并为学校、家长和孩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多数派眼里,不合群的少数派永远是可爱的猎物!霸凌者眼里,无作为的监护人永远是得力的帮凶。

  【名人书评】

  陈岚以一如既往的犀利,揭开被成人盲视的真相,让我们迎接这疼痛的一击!

  ——武志红 知名心理学家

  陈岚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不以“我是一个慈悲善良的助人者”自居,而是在丰富的经历中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在各种校园霸凌的新闻中,公众看到的是简单的是非善恶、对霸凌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声援。而生命像一条长河,每个人是如何流转成今天的样子,陈岚追根溯源,去探究背后的真相,将生命的维度拉得更深远。这本书,力荐!

  ——李雪 心理学家

  整个社会需要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为未成年人播种法律信仰的必要性。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陈岚女士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佟丽华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受各方面的考验,校园霸凌是其中比较惨烈的一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可缺席,需要为孩子撑起全方位的保护伞。

  ——凯叔 《凯叔讲故事》 创始人

  陈岚的笔触深刻且内敛,她的故事将校园霸凌的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家长们如何避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霸凌的受害者或者加害者,本书会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樊登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先睹为快】

  很多年后,微博上爆出了重庆女孩李依芮把陌生小男孩从25楼扔下去的事——全网都炸了。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炸,是为这种匪夷所思的恶毒,工于心计的伤害以及伤害之后的冷漠。这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想必多少都领略过那种绝对犯坏的恐怖。

  就算你从没见过眼镜蛇,当第一次看到它立定在那里,朝你吐出芯子,你也一样会全身一哆嗦。

  就算你从没见过变态,一个连环杀人狂偶然投过来的眼神也足以让你本能地坠入一潭冰水。

  我小时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坟场拆迁建汽车站,我站在那里,盯着看一具具棺木被起出。比我个头高一截的男孩子,我冲上去就打。

  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怕死了这个女孩。一直到很多年后,她偶尔还会出现在我的噩梦里。

  有一次,我穿了件新的粉色外套,上毛笔字课。下课时我发现,我的袖子、后背,全部被戳上了一朵一朵的墨斑。那一刻,我吓得僵死在凳子上。没有来得及心疼衣服,而是吓得心脏完全收缩,全身死一样僵住——因为这样回家,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打死我。新衣服,刚刚上身,出门时她已经叮嘱我,绝对不可以把它弄脏。那是洗也洗不掉的墨斑,不是一个,而是十几团。

  同桌冲我笑,举着毛笔。后来回家有没有挨打,不记得了。但当时那一瞬间,看到她的笑容,全身僵死的滋味,却如玻璃刀一样划破我的心,并一直留在那里。

  比较愉快的写作,在此处应该写,我如何奋勇地讨回了公道。并没有。我的处境一天天地糟糕。除了我,似乎别的小孩也很怕她。大家前呼后拥地,女皇一样捧着她,服从她,伺候她。

  有一天她发布了一条训令:任何人都不许和我玩,不许和我说话。训令很有效。在一学期里,全班所有的女生,没有任何人和我说话(那时候我们和男生是不说话的,男生也不和我们说话)。

  “有趣”的是,这个训令是这样来的,她开始是针对另一个小女孩,让全体成员“流放”她,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在一个课间,偷偷地和那个女孩说话。不知怎么给她知道了,于是针对那个女孩的“流放”结束了,变成了“流放”我——包括那个先被“流放”的女孩在内,所有人都严格遵守了这个训令。

  老师问起任何和我有关的事,她们会数落我的缺点、坏事,众口一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 破解校园霸凌的暗黑魔方 2018-03-07 2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