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高院院长刘晓云审议最高法报告:

建议建立审判人员编制动态增减机制

2018年03月12日 A05 :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001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云

  3月10日上午,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认真聆听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感言:报告全面展示了五年来全国法院工作成效,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措施有力。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结合上海法院工作,刘晓云表示,上海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要求两年内全部完成,其中大部分任务要在今年年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刘晓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完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顶层设计,破解改革难题。同时建议最高法加强研判,与中央编制部门联手建立科学的审判人员编制动态增减机制,应对“案多人少”矛盾。

  谈感受:“由衷感到过去五年不平凡、不容易”

  问: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大法官,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最大体会和感受是什么?

  刘晓云:仔细聆听和认真看了周强院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我认为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展示了五年来全国法院工作成效,文风朴实、数据详实,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工作打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从个人工作体会来讲,我由衷地感到,最高人民法院过去五年工作很不平凡、很不容易,是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五年。

  问:过去五年,全国法院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亮点工作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几条?请展开谈一谈。

  刘晓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判任务出色完成。面对繁重艰巨的任务,最高人民法院不仅圆满完成自身审判任务,还监督指导全国地方法院审结、执结8598万件案件,审判质量效率均有显著上升。二是司法体制改革任务顺利推进。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全国各级法院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统筹开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法院组织体系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任务,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三是破解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加强顶层设计,带领全国法院攻坚克难,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破解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四是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构建了人力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运行新模式,法院工作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五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涌现出以邹碧华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提建议: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动态人员增减机制

  问:您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有什么建议?

  刘晓云:周强院长在报告中对2018年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都很好,很有针对性。同时,结合上海法院工作情况,我想就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提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上海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这项任务要求两年内全部完成,其中大部分任务要在今年年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指导,推动完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导上海法院统筹好各项配套改革任务,帮助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改革顺利进行。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案多人少矛盾的研判应对。随着收案数量持续大幅攀升,法院人案矛盾日益突出。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加强研判,与中央编制部门联手建立科学的审判人员编制动态增减机制,保证审判人员设置与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相一致,为人民法院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

  链接

  上海法官员额比例31.5%

  据悉,五年来,上海法院坚持不懈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央确定的基础性改革任务基本落地。司法责任制得到落实,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院、庭长办案成为常态,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推进人员分类管理,开展了三批法官入额遴选和首次从法官助理中遴选法官,全市法官员额比例为31.05%。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相配套的工资制度落地,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 《四五改革纲要》,统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改革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等,取得较好成效。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传承创新,进一步提高站位,办好案、服好务、改好革、建好队,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在新的起点取得新的进步,为上海卓越发展提供一流司法服务和保障。一是全力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有新作为; 二是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上有新举措; 三是抓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有新成效; 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在打造高素质法院队伍上有新进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A05 建议建立审判人员编制动态增减机制 2018-03-12 2 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