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在第36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上海法院消费者诉讼维权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2017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上海法院审理的消费纠纷案件数量稳中有降,2015年至2017年分别受理25563件、24138件、21137件,主要原因为电信服务合同纠纷逐年持续下降。
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优惠购物的同时,也对产品质量监管、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上海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此类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5年为265件,2016年快速增长至612件,2017年跃升至1053件。
消费者维权领域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消费品质、消费安全方面延伸,从传统的实物类消费向体现个人情感体验的精神消费领域扩展,如旅游合同纠纷近三年受理数量分别为301件、672件、751件。
发布会上,上海高院现场播放了典型案例视频介绍,十大案例主要涉及电商、食品安全、养生健身、汽车大额消费及共享经济新型消费五个领域。
记者了解到,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高院与市消保委签订了《关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会议纪要》,与市旅游局签订了《关于建立旅游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会议纪要》。此外,上海法院还注重司法与科技的融合,如将在线调解平台、诉讼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通过上述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材料递交、网上调解、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方便在线办理消费维权诉讼事务。
针对食品药品这一消费者最关心的消费领域,上海法院建立了食药品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原属闵行、徐汇、黄浦、杨浦四区的食药纠纷案件由上铁法院集中管辖,中级法院管辖的一审食药纠纷案件全部集中于三中院管辖。据悉,自去年5月集中管辖后,上铁法院审结食品药品案件195件,其中调撤率达55.38%,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