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专家坐堂

网上购物 请擦亮你的双眼!

2018年03月20日 B05 :专家坐堂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204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韦贵莲 马硕

    

  雇人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微信售抢红包软件“套路”实施诈骗、低价组装仿冒名牌笔在网上销售……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因购物平台线上线下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一些传统犯罪类型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出现,其中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诈骗罪、盗窃罪等。本期专家坐堂,检察官将结合案例给网购消费者提个醒,谨防陷阱; 同时提出建议,加强线上资格审查监管,增加网络售假违法成本等。

  本期专家:杨立新,55岁,青浦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主任检察官。从检29年来,杨立新坚守在公诉办案一线,办理刑事案件1200余件,涉案近2000人。办理的多起案件被评为优秀案件,本人也多次荣获检察系统先进人物称号。

  【案例1】

  冒充客服感恩回馈 玻璃手镯充当翡翠

  万小姐是一名网上购物小达人,小到餐巾纸、牙膏,大到装修家电、家具都在网上购买。不曾想,她网购时留下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2017年7月7日,万小姐在公司上班,正忙得团团转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宝客服电话,称近期某宝在搞活动,回馈感恩老客户,有一款价值888元的翡翠手镯赠送给她,只要支付39元运费即可,请万小姐考虑一下。

  万小姐当时没在意,含糊几句就挂了,将这件事抛到脑后。当天17时许,上述自称客服的人员再次来电,问万小姐到底要不要,“这是难得的好机会,您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听到这里,万小姐有些心动了,于是让对方先寄过来,并报了收货地址。第二天下午,快递将这款手镯送到了万家。因当时万小姐在上班,万小姐的父亲代收,并支付了39元费用。

  万小姐回到家,看到了一只红色方形包装盒,打开一看,手镯颜色为绿色,包装盒内有一标签,标签上有“天然玉石”的字样,并标了金额为888元。仔细一看,手镯做工非常粗糙。万小姐断定肯定收到的是假货,根本不是什么玉镯,于是报案。

  经查明,给万小姐打电话的并非某宝客服,而是犯罪嫌疑人王某雇佣的一批暑期工话务员,专门以回馈老客户为名,送劣质手镯,骗取钱财。据王某交代,他以每只4元的低价购买玻璃手镯,加上快递费5元,成本只需9元,而每有一名客户“中招”,王某可以骗得30元。仅仅2个月内,王某就已非法牟利8万多元。

  不少被害人与万小姐一样,认为反正就39元钱,数额不大,上当受骗也就一次。据不完全统计,被害人近3000人,遍及全国各地。

  青浦区检察院认为,王某以收取快递费的形式掩盖其非法获利的目的,获取远超商品价值的高额利益,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日前,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由于网购的普及,很多人都通过网上购买物品。犯罪分子假冒网站礼品部名义,谎称回馈客户,赠送高档玉镯,较易获得客户的信任,使客户陷入错误认知。无独有偶,生活中除了以假手镯为诱饵外,还有赠送黄金耳坠、保健品、化妆品等骗取钱财。

  【案例2】

  朋友圈抢红包软件 分期付款步步设套

  不少人都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抢红包,于是有人就研发了抢红包软件,而有不法分子就利用抢红包软件开始实施诈骗行为。

  黄某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网上发布各种销售抢红包软件如微霸助手、功夫3K等的广告信息,并在广告里留下自己的微信联系方式。

  那么,天天呆在网吧里的黄某,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将被害人带进圈套的呢?首先,一旦有人前来咨询,他便介绍软件使用方法,发一段自己从网上下载来的微信抢红包外挂软件的演示视频给对方看。对方如果表示愿意购买,黄某就会要求对方先付款才能得到软件,软件一般开价380元至780元不等,要求对方用微信支付的方式将钱转给他。

  待对方下载软件安装好以后,黄某先要求对方把微信卸载后重新安装,目的是不让对方把聊天记录截图后投诉,这样他的微信就不容易被封号。当不明真相的被害人重新安装好微信后,会发现软件不能使用。这时,黄某就告诉对方还要支付激活授权码的钱,一般分90天、180天、365天三档,分别是1288元、1888元、2888元。当谈好价格成交后,黄某就将激活授权码发给对方,让对方激活软件。

  对方激活后发现软件没广告上宣传的使用效果时,黄某就敷衍对方,让被害人过一会儿再试,或以网络不好拖延时间,稍后就将对方拉黑。

  据悉,黄某利用4个微信账号诈骗多名被害人,涉案金额近万元。

  日前,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黄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微商平台成为网购诈骗高发地带。微信交易平台的短板在于缺乏像正规网购网站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资金直接进入到嫌疑人的账户,被害人维权较为困难。

  现实生活中,比较多的现象是“微商”通过发布虚假商品信息等方式诱骗消费者,骗取货物钱款。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谨防陷阱。

  【案例3】

  低价组装冒牌派克笔 按正品价网售近10万

  连某是一家网店的老板,自2016年起经营各种名牌的钢笔、签字笔等,其中就有“派克”牌钢笔。

  2016年8月份的时候,连某向上海某贸易有限公司(授权经销商)进货,在网店销售。到了2016年12月,有人联系他,说有便宜的派克笔,但是散件需自行组装,进货价格相差一倍。

  连某心想,进价贵,当然赚得少; 进价便宜,还能卖正品的价格,自然有利可图。于是2017年3月起,他就向另一家订了800多支派克品牌笔的散件。

  散件就是钢笔或者宝珠笔的半成品,要自己重新组装。连某买来后,雇佣了几个人将钢笔的散件拼装成一支完整的笔,例如装好吸墨水的内胆、将笔芯装入笔筒等,然后再按照不同款式进行包装,再按正品的价格卖出去。

  2017年之后,连某就没有继续办理授权,而是把2016年的“授权批发商证书”通过电脑做了修改,将日期篡改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传到某猫商城,继续销售派克牌钢笔。

  据调查,几个店员心知肚明自己组装的是假冒派克笔,因为店里卖过正品的笔,都是完整的不需要拼装的,而现在自己组装,肯定有问题,只不过不明说而已。

  经查明,连某销售的假派克笔,卖价从40元到300元不等,直至案发,销售货款近10万元。

  日前,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对连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买卖假货的现象时有发生。商家打着授权经销商的旗帜,以高价卖假货,或者既卖真货又卖假货,很容易让消费者上当。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消费者在购物时,不要妄想以“白菜价”买到“大牌货”,要擦亮眼睛。

  检察官说案

  加强线上资格审查监管 增加网络售假违法成本

  网上购物平台成为部分犯罪分子的“舞台”,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被害人的防范意识有待加强,违法犯罪查处力度需要加大。为此,检察官建议:

  加强线上资格审查监管,增加网络售假违法成本。建立销售商个人征信机制,电商销售网站要加强注册网店资质审查,对注册商标产品授权书等材料严格书面审查,缴纳保证金,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个人、公司注销网店资格并予以记录,同时严格执法监管,及时追究违法行为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同时建议探索微商平台实名登记制度。对目前微商平台缺乏第三方监管的宽松交易模式适时改变和完善,微信运营商可探索通过实名登记模式,对微商用户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银行卡等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并通过建立举报通道、黑名单等方式,对疑似微商诈骗行为账号作出及时有效处理,规范微商领域线上交易程序,确保交易安全可靠。

  最后还要加强行业规制,提高物流快递运输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意识。对快递物流企业内部系统加强监督管理,严格信息管理的权限,落实保密责任归属,建立保密协定等内部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物流运输企业人员对非法出售、提供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严重性的认识,增强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的水平,促进网络购物线下监管进一步完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专家坐堂 B05 网上购物 请擦亮你的双眼! 2018-03-20 2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