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余墨谈屑

读书与鉴赏

2018年04月03日 B07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175

  □荆山客

  好读书又会品鉴,这才能读出些滋味,哪怕是点点滴滴的滋味。不然就会像我这种喜欢吃些茶酒的人,不过是一时情绪大好胡乱来一点,到最后只剩下晕晕乎乎。

  拉布吕耶尔在他的 《品格论》 一书中“论精神作品”里有一节说:“人的内心冲动甚于鉴赏,或者说得更透彻点,很少有人思想中既有可靠的鉴赏力又有鞭辟入里的批判力。”

  钱钟书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借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之口说:读文学书而不会鉴赏,就好比在后宫里厮混的太监,虽有条件却无能力。太监在后宫里大约是“冲动甚于鉴赏”的吧,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们“有条件却无能力”。一个是17世纪的法国作家,一个是20世纪的中国文豪。以钱先生在学问上的中西合璧和博古通今,我想他一定是钻研过拉布吕耶尔的。尽管一切事情前人都已谈过,像泰伦提乌斯说的“没有一句话不是言别人之已言”,但后人又何尝不能再说呢,况且我觉得钱先生说得比拉布吕耶尔更精彩。

  杂文家鄢烈山先生不但文章写得好,在读书鉴赏上,也有着拉布吕耶尔所说的“可靠的鉴赏力”和“鞭辟入里的批判力”。他曾应邀到北京参加严歌苓的长篇小说 《陆犯焉识》 的“阅读分享会”。会上的发言,就显现出了他独到的视角和入情入理的分析。他从作家也许并非有意设置的一块欧米茄手表的情节中,读出了“欧米茄展现的陆焉识与继母和妻子之间的 ‘三角’ 关系及其内涵; 欧米茄表现的陆焉识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及其意蕴; 从欧米茄看管教干部的善恶及人性的复杂……”(“《陆犯焉识》 的欧米茄”)在鄢先生看来,一块欧米茄表几乎维系了小说里所有人物间的纠葛,那些或明或暗的关系,冲突与背叛,人性的善良与邪恶,都从这块表上映现出来。

  我没读过严歌苓的 《陆犯焉识》,但张艺谋导演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归来》 我倒是很认真地看了。尽管这部电影所截取的时间段和人物设置已与原著相去甚远,不足以充分反映陆犯焉识一生凄苦坎坷的命运,但我仍然认为这部影片拍得很好,陈道明、巩俐的演技也更加炉火纯青。

  一部好电影可能引起人们阅读原著的兴趣,若要准确理解作家的意图或作品中的人物,非认真阅读原著不可,这是一个常识。 《白鹿原》 也是拍了电影的,我看了之后就大呼上当。因为陈忠实的 《白鹿原》 所重点描写的是以白、鹿两家大的宗法家族的恩怨纠葛为主线,来反映解放战争和土改时期陕北农村发生的巨变,也是全国那一时期广阔农村各类人物命运巨变的缩影。可到了电影里,男主人公成了黑娃,白嘉轩倒显得其次。女一号成了田小娥,白灵连个影子都没有。黑娃和田小娥固然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和革命的背景之下,他们的命运遭际堪可同情。可白灵是封建宗法家族走出的革命青年,电影里没她,便不足以反映出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给人带来思想巨变的重大意义。

  读书而会思考才有所获;读书而能鉴赏才不会上电影或其他形式的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读书与鉴赏 2018-04-03 2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