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特派记者 胡蝶飞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游走在永泰山水间,眼前的一切宛如铺开的山水画卷。“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如此赞誉永泰县。
2014年,永泰县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2016年,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并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7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荣誉称号……
在永泰向世人铺开其壮美山水画卷的过程中,生态司法保护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恢复性司法实践 荒山重展绿颜
4月3日,永泰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科长林天飞和当地森林派出所的民警一道,登上该县赤锡乡六传山山场。放眼望去,栽种了几个月的杉树苗开始在泥土里站住脚跟,绿意盎然的生命力重新在这片土地上延展开来。而就在几个月前,这还是一片焦土。
去年清明节期间,陈某在六传山山场扫墓祭祖,因一时疏忽酿成山火,最终还是烧毁180余亩的山林。就在觉得要坐牢的陈某内心倍受恐惧煎熬之际,永泰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却让事情发生了转机。在公安侦查阶段,林天飞和同事便提前介入,向陈某建议对村里和遭受损失的村民积极进行赔偿,并将被毁山林进行补植复绿,如此检察机关可酌情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陈某当下便与家属一起展开补植复绿工作。在一家人的打理下,树苗长势喜人。
几个月后,林天飞还将再次同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及专家来到这里进行验收,“我还会继续做好抚育工作,一定让这些树长得好好的!”陈某拍着胸脯保证道。
“可以说,恢复性司法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毁林者服刑,荒山依旧在’的尴尬局面,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最大化。”永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钢如是评价。
永泰县早在多年前便开始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检察院、法院基于自身职能,以发布“补植令”、“修复令”等方式,责令侵权人对所破坏的森林资源进行补种和管护,以恢复森林资源原有的生态容量和生态功能。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司法给力护航
曾经,居住在大樟溪重要支流长庆溪沿岸的人们饱受水污染的困扰。
永泰盛产水果,蜜饯加工产业也一度在长庆溪流域多个乡镇蓬勃发展。但大部分蜜饯加工企业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工厂作坊排放废水造成溪水COD指标长期严重超标,曾被福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整治小流域之一。
2015年开始,永泰县检察院主动介入持续跟踪监督,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召集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企业主和当地群众参与的不同层次座谈会,推动污染问题整治。在司法部门的督促下,工厂及作坊也在不断改进排污设备,但污染问题却仍不容乐观。多年以来,永泰县检察院一直持续关注并跟进长庆溪的整治。
2017年3月,永泰县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将长庆溪污染问题纳入“碧水清源”行动重点项目,由环保部门查封全部未达环保要求的蜜饯企业,并予断电停产整顿。当月的检测数据显示,长庆溪水质已恢复III类地表水标准。此后永泰县检察院还先后3次到实地调研、巡回检察,未发现污染反潮现象,长庆溪水质明显改观。
2016年,永泰县法院创新成立全省首个“水资源保护巡回审判点”,法官定期驻点办案,对案件提前介入,充分发挥生态审判对水资源保护的职能作用。同时,该院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水资源司法保护工作意见,制定《打造生态司法“永泰样本”升级版工作责任清单》17项。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