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权威曝光

慢班生学费“供养”快班尖子生

2018年04月17日 B03 :权威曝光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168

  资料图片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人们一边“吐槽”奥数,一边却花高价把孩子送进奥数辅导班……这是现下无数家长的尴尬选择。

  近日,教育部要求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高考加分取消、奥赛挂牌不作为入学依据、部分竞赛叫停。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奥数培训机构依然火热,奥数课热度不减。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奥数培训机构背后却是一条“速成”名师、“冒牌”状元、“注水”推荐名单的“忽悠”利益链条。

  【调查】

  奥数培训依然火爆

  赴外地考试避监管

  日前,教育部发文取消高考奥数加分,并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挂牌命名行为,要求该类活动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部分数学竞赛也被临时叫停。但就是在这一系列重拳之下,一些地方的奥数培训机构却依然报名火爆。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人民大街上的一家奥数培训学校报名处看到,周末报名的家长人满为患。小学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开设了15个班,每个班级20多人,比一年前增加了5个班级,其中有两三个快班和十多个慢班。报名教师表示,培训学校会定期组织考试,分数高的进入快班,分数低的在慢班。“市里的知名中学都是我们学校的合作单位,会根据考试成绩挑选学生。”

  一位年轻家长说,孩子已经学了两年,始终是在慢班,虽说听不懂老师的课,但同学都在学,自己也不敢退出。在专门为小升初家长提供考试信息的长春微信群里,咨询奥数考试与升学的家长络绎不绝。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前几天某教育机构组织的一场考试中涉及奥数题目的情况。

  曾参与升学考试出题的培训教师表示,奥数考题并不一定有多难,但是学过奥数的学生知道解题技巧,而用一般的数学知识无法快速应付,也就是所谓的偏、难、怪题。“这样才能够体现奥数培训的价值。”

  据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小升初考试已被明令禁止,但个别学校为了逃避属地监管,甚至租大巴车组织考生到外地考试。

  假名师假状元“忽悠”

  慢班教师没本科学历

  你以为奥数培训机构的“名师”都名副其实?你以为培训机构挂在墙上的“高考状元”都货真价实?你以为自家孩子学不好奥数是孩子笨?一位长期从事奥数培训的教师李丽华向记者透露,其实奥数培训背后是一条人们想象不到的“忽悠”利益链条。

  她介绍,一般奥数培训机构的标配是两三个快班,十多个慢班,只有快班才是高薪聘请的奥数名师,班里的学生也都是真正的数学精英,有的只收半价或不收学费,给老师的待遇可以达到1节课2000多元。“这些学生要参与全国竞赛,拿名次、得奖牌,为培训学校打名气。”

  而其他慢班配的教师素质就参差不齐了。有的甚至是一些没有本科学历的老师,上岗前用通用教材进行速成培训。“他们通常没有多少数学修养和思维,只能照本宣科讲题型和解法。有的孩子听不懂来问我,我发现他们讲的居然是错的。”李丽华说,孩子听不懂时,这些老师就指责“孩子笨,跟不上进度”,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老师不合格。

  “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慢班学生的不少学费都用来‘供养’ 快班的尖子生了。”李丽华感慨道。

  这些培训机构多与知名中学有或明或暗的合作关系,但并不一定是通过一次考试来选拔学生,而是给中学提供一份名单,长期合作的中学一般会照单全收,但名单里也并不都是数学天才,一些肯出高价买通培训机构的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写进名单。“但这样的孩子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培训机构的信用,影响长期合作。”李丽华说。

  不少培训机构墙上经常会挂出经过自己培训最后考入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其实,不少学生根本就没参加过奥数培训,但都被培训机构拿来当做免费广告了。

  “就像武侠小说里,很多名门正派出师需要几十年,而旁门左道就能速成,奥数如果只注重解题技巧训练,学生就练得走火入魔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不利的。”长春市某高考培训学校数学教师崔延松打比方说。

  【原因】

  小升初择民办学校 奥数成绩成“利器”

  “前几年,想去个好一点的民办初中,不好好学奥数怎么能行?”回忆起7年前女儿小升初时的情况,郑州一位家长林女士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从女儿三年级开始她就陪着上奥数班,笔记记得比女儿还认真。到小学六年级时,她给女儿请了半年的假,专门去上各种辅导班,奥数是“大头儿”。那年,她带着女儿考了两个知名的民办初中,最终,女儿靠着不错的奥数成绩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这些年,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民办初中招生时不准出现奥数题,民办学校甚至联合委托第三方出统一的选拔方式,但仍有学校或明或暗地通过奥数选拔学生。”另一位家长吕先生说,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家长赌不起,所以还得让孩子学奥数。

  知名高校自主招生 青睐奥数赛获奖者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多年来,在各大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环节,奥赛获奖者往往备受青睐。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中,95%以上的高校仍然认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竞争的优势。

  其中,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之一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具有学科特长,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北京大学也要求“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

  此外,今年郑州大学自主招生对于奥赛同样另眼相看。根据要求,报考理工类自主招生的考生须符合的条件中,有“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或“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生物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

  高中放开自主招生 担心对奥赛有要求

  2017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2018年将启动省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

  鉴于高校自主招生对于奥赛的青睐,不少家长担忧,高中开展自主招生后,奥赛是否也会成为选拔标准之一?“孩子今年初一了,前段时间看到中招新政策,小学没给他报过奥数班,如果高中自主招生时对奥赛获奖有要求,那孩子不是因此失去了一次机会?”郑州家长万先生表示,如果是这样,还是得提前为孩子报个奥数班。

  【声音】

  治理中小学奥数热 须与升学择校脱钩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奥数培训怪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教育阶段被作为择校的工具、大学自主招生时又作为入围条件,在于我们对学生一直没有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如果择校热一直存在,即使取消了奥数,还会有其他工具出现; 当其他工具还没有奥数管用时,奥数就重出江湖。“治理中小学的奥数热,一次次的无功而返,就是这一原因。”熊丙奇说。

  吉林大学附中数学教师康春波建议教育部门应将重点放在治理小升初考试上,遏制奥数竞赛的产业化倾向,让普通学生学习大众数学课程,而不是都去钻奥数的“牛角尖”。

  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宫长海表示,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为此,数学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学习蕴含的数学思考和思维方法。但问题在于,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思维能力,而是解题技巧训练,奥数变成了解偏、难、怪题的课程,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具有太多的功利性,这就偏离了奥数的宗旨。

  宫长海说,他建议数学学习从培养兴趣出发,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操作的数学、能开发思维潜能的数学,培养孩子思考的方法,即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考的结果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解放大路小学数学老师薛英梅建议家长,不要迷信奥数培训,目前学校教学的课程更适合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过早地逼迫孩子去学习奥数,容易适得其反,毁掉他们对数学一生的兴趣。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权威曝光 B03 慢班生学费“供养”快班尖子生 2018-04-17 2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