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专版

为青春护航 为成长扬帆

2018年05月02日 A07 :法治专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449

  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附条件不起诉宣告

  嘉检七色花·乡村法制课堂

  年末赴观护基地陪孩子们迎新春

  嘉定检察院在新春学校成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

  □通讯员 嘉剑轩

  

  苏联作家瓦·卡泰耶夫的童话故事 《七色花》 中小珍妮有一朵美丽的七色花,当她用这朵花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七色花会发挥出真正的魔力,而珍妮也获得了快乐和幸福。在嘉定区人民检察院里,也有这样一朵七色花,她努力生长,尽情绽放,为孩子们照亮前方的路,为孩子们遮挡瓢泼的雨,用执着和真情送去温暖和阳光,只愿孩子的明天璀璨如虹,美好如花。

  这朵花有个动听的名字——“嘉检七色花”青年团队。

  “嘉检七色花”青年团队(以下简称“七色花”团队)由三名检察官和四名检察官助理组成,平均年龄仅30岁的他们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观护帮教体系,用爱守护着一时失足的孩子们,唤醒他们迷途知返; 创建了全市首个基层未检部门公众号“嘉检七色花”,期待将爱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幼小心灵,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推动建立了“一站式取证”场所和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体系,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为他们扫除阴霾,拥抱阳光;开设了“七色花法治讲堂”,深入村居和学校,带领孩子们共同沐浴在法治的春风里。

  努力、付出、钻研、行动,让他们收获了“2017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7年我最喜爱的上海未检团队”等一项又一项的荣誉。

  “七色花”是希望之花,是愿望之花,也是奉献之花、公正之花,彩虹般的颜色意味着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使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使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而让生长在嘉检的这朵“七色花”迸发出如此强劲的生命力,绽放出绚烂光彩的正是背后的这支青年队伍。他们有“温度”有“大爱”,用如松的坚韧和似水的柔情,成为未成年人的“青春守护神”,点亮他们的未来,陪伴他们一路前行。

  观护帮教打开希望之门

  “这个小伙话虽少,但是做事认真、踏实,是个好孩子!”听到新春学校的老师对小康(化名)赞不绝口,王春丽欣慰不已。此时任谁都不能把小康和之前因挟持同伴被拘、到案后沉默不语的16岁少年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起发生在武校的案件。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七色花”团队“队长”王春丽承办此案。她仔细审查案情,联系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康进行心理疏导,委托上海市嘉园青少年事务中心进行社会调查,安排团队其他成员走访了武校的学员、教练,并深入了解小康的家庭情况。检察官了解到,小康性格和善,但因体型微胖常被同伴嘲笑。加之自幼被父亲逼迫学习并不喜爱的武术,小康内心长期压抑。案发当天,小康又被无辜挑衅,激怒之下才做出挟持同伴的冲动之举。综合多方意见,检察机关决定对小康作出定罪不捕的决定。

  那怎样保证小康在非羁押的状态下接受系统有序的观护帮教,并顺利回归社会呢?“七色花”团队将小康送进了新春学校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结合小康的性格特点,王春丽同社工、新春学校的老师一起为他量身定制观护帮教方案,安排资深教师带教小康。除了文化课程以外,考虑到小康喜爱烹饪,新春学校调整技能课程安排,有针对性地增加烹饪课的比重,由拥有中式烹饪中级厨师证的老师手把手教小康烹饪技术。在小康观护帮教期间,王春丽带着其他“七色花”团队成员多次前往新春学校回访小康,陪他过节、赠他书籍,勉励他通过学习增强信心,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考验期满后,检察机关对其进行不起诉宣告。这时的小康开朗了很多、自信了很多,他告诉王春丽,他打算报名参加厨师培训班,然后考厨师证,他觉得离自己的厨师梦越来越近。

  像新春学校这样的观护基地,在嘉定共有五个。从2012年建立的以师徒带教模式闻名的大众观护基地,到2014年建立的同乡帮教模式的太平村观护基地,到2016年建立的注重行为矫治和文化教育的新春学校观护基地,再到2017年建立的旨在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就业的安亭镇观护基地和充分发挥现代化社区资源优势的嘉定新城观护基地,五个特色不一、各有侧重的观护基地构建起了嘉定区“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立体化、全方位的特色观护基地体系。

  在这里,“七色花”团队通过举行有仪式感的认罪服法训诫教育,安排心理疏导和学(职)业规划等,为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灵大扫除”。这些少年住在基地、学在基地,考察在基地、成长在基地,在基地里接受教育,学习立足社会的劳动技能,为将来回归社会培根强基。

  润物无声点燃美好希望

  每当看到未成年被害人反复回忆受伤害的场景,看到他们对调查取证的畏惧和排斥,看到他们被询问时含着眼泪低头不语的样子,“七色花”团队都会思索——如何才能避免在办案环节对性侵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是多次伤害?

  “检察官姐姐,谢谢你!我现在不害怕了,也不会再伤害自己了。”15岁的小静(化名)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承办案件的检察官王婵也松了口气。小静是一名未成年被害人,被近亲属性侵长达数年之久,心理创伤严重。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固有的办案模式其实并不能完全适用在他们身上。”“七色花”团队成员王婵介绍。由于案情严重,王婵作为承办检察官提前介入,引导公安对关键证据收集和固定,并在“一站式”取证场所对小静进行了询问、检查。

  王婵记得,刚接触小静时,她已出现自虐自残行为,情绪濒临失控。了解情况后,王婵联合妇联安排资深心理咨询师对小静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救助,才使得其逐渐打开心扉。为了保障小静的各项诉讼权益,她又联系区法援中心,为其指定了一名业务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女律师,全程为小静提供法律帮助。同时,考虑到小静及监护人经济状况不佳的现状,“七色花”团队还与本院控申科协商,对小静给予司法救助金一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暖了他们的心。

  “七色花”团队明白,要最大程度关爱未成年被害人,光靠他们“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16年8月,他们拉上了法院、公安、司法局、卫计委、妇联等“小伙伴”共同会签了《关于建立嘉定区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为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防止其隐私泄露,当年11月,集询问、取证、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取证场所正式启用。在这个与外界相对独立的场所里,未成年人能相对轻松地陈述被侵害过程,司法机关也能及时完成对被害人的身体检查、伤情固定、提取生物样本等取证工作。紧接着,“七色花”团队又协调卫计委,指定医院开通了绿色医疗通道,为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一对一”专业医疗救助。借助区妇联成立心理咨询师团队,联络司法局扩大专业法律援助范围,推动制定出台针对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救助规定,畅通被害人司法救助途径……就这样,嘉定区性侵案件被害人救助体系一步一步建立起来了。就这样,“七色花”团队用他们的双手为孩子们拨开了头顶的乌云。

  法治“灯塔”点亮孩子学法热情

  “如果我做错了事,爸爸打我手心,我可以告他吗?”又是一个“检察开放日”,嘉定检察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一群来自嘉定区德富路小学的学生们。此刻他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法治课,还时不时地冒出令人忍俊不已的问题。这是“七色花”团队借助本院“检察开放日”活动举办的“学法用法夏令营”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参加人数500余人。每到此时,团队成员们就变身“法治讲师”,为孩子们揭开检察工作的神秘面纱,也带去学法用法的新方式。

  此次担任法治讲师的奚之强为了让课程更生动,更符合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利用休息时间反复修改课件,这里加一张图片,那里添一些小常识,配合猜谜游戏、卡通形象,课件内容仿佛都“活”了起来。除此之外,“七色花”团队还开展了“七色花”法治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系列普法活动,团队里的“80后”“90后”们通通“上阵”普法。

  “你们以后遇到困难了,除了找爸爸妈妈、老师和警察叔叔,还知道找谁吗?”临下课时,小强哥问,“我知道,你刚刚说了,可以上‘嘉检七色花’ 找你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孩子们口中的“嘉检七色花”是嘉定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及家长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也是上海基层检察机关开通的首个未检部门公众号。该公众号由“七色花”团队运营维护,内容涵盖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保护、挽救等多个方面,为未成年人释法说理、解疑答惑。到目前为止,“嘉检七色花”发布法治宣传推送260余条,收到留言私信百余条,成了孩子们不折不扣的“线上好友”。

  除此之外,现在的“七色花”还有了团队漫画形象,有了《嘉嘉讲故事》 法治动漫书,有了“七色花”纪念本、纪念笔等衍生产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专版 A07 为青春护航 为成长扬帆 2018-05-02 2 2018年05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