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打响“上海服务”品牌

本市首批制定实施13个专项行动

2018年05月04日 A03 :法治综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488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到2020年,上海将形成一批名企、名家、名师、名校、名医、名院、名胜、名展、名赛、名节、名会等,“上海服务”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关于“介绍打响‘上海服务’ 品牌总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将制定实施首批13个专项行动。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介绍,首批13个专项行动都要对标国际、争当样板,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包括围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实施提升金融、航运、科技创新服务能级等3个专项行动;围绕提升服务经济能级,加快实施提升专业服务能级、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国际设计之都等3个专项行动; 围绕服务民生和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实施扩大上海优质教育供给、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深化“青春上海”志愿服务等7个专项行动。

  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专项行动中坚持“三全四化”。市住建委表示,“三全”,即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把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覆盖到城市的各个空间、各个领域和所有人群,特别要注重“沉默少数”,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为“悬空老人”加装电梯等。

  “四化”,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法治化是根本保障,良好的秩序是依法严管出来的。比如,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后,道路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通过整治、总结经验、固化成果,修订形成了“史上最严”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再比如,从2015年起,上海开展了三轮“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共拆除了1.6亿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违法拆除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但老百姓没有出现大的矛盾,就是各个环节坚持依法推进,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今年,已经将《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等纳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继续完善法治保障。

  社会化是重要基础,这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接下来本市将更加注重发动基层社区,充分调动市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模式。

  智能化是重要手段,城市管理要改变传统依靠人海战术的做法,更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上海已经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一张网的管理格局。今年,市住建委牵头成立了市级网格平台智能化改造专班,着力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打造“神经元系统”,建设“城市大脑”,加强信息共享,发挥智能化在改进城市公共服务、提升治理能力方面的支撑作用。市公安局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以“一中心、一平台”(上海智慧公安数据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为支撑,着力打造全民安防、协同治理、精准警务、便民服务、智慧政工五大模式,首批推进的22个重点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标准化是引领,精细化管理一定要有相应的标准来提供标尺和依据,今年,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先后出台了《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 《上海市住宅物业服务规范》 《住宅小区公共区域环境清洁管理标准(试行)》 等文件,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

  据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已牵头会同全市各相关单位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13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确保上半年全面推出实施。同时,“上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专项行动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体系,今后符合标准的各领域专项行动还可以不断动态纳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本市首批制定实施13个专项行动 2018-05-04 2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