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康烨
《人民陪审员法》 将给庭审带来实质的影响,人民陪审员对事实判定的意见将举足轻重,因为根据新法的规定,“七人合议庭”审判的案件,人民陪审员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 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牘牘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人民陪审员法》 并公布实施,这部新法由此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法律人的身边。
这部新法规定: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由法官担任审判长,可以组成三人合议庭,也可以由法官三人与人民陪审员四人组成七人合议庭。
就在前几天,我接到本市某区法院的延期开庭通知,由于 《人民陪审员法》 实施,我担任辩护人的一起案件因法定量刑可能在10年以上,所以法院将原定的庭审延期了,并准备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
那么,这部新法对于刑事案件的辩护人会有什么影响呢?
《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这就意味着,七人合议庭将成为今后刑事法庭上的“新常态”。
而且我们可能发现,在法庭会出现“90后”的陪审员,因为新法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只要年满28周岁即可;
我们可能发现,陪审员不再限于教师、医生、居委会干部、民主党派等社会贤达人士,他们是来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人民陪审员法》 将给庭审带来实质的影响,人民陪审员对事实判定的意见将举足轻重,因为根据新法的规定,“七人合议庭”审判的案件,人民陪审员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 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这项规定对我们辩护人来讲,需要有两个方法上的改变:
首先,怎么说变得愈加重要。
以往的法庭更多从法律专业角度出发,关注辩护的要点,法官希望通过辩护人总结出来的要点,迅速分析判断出哪些属于定罪情节,哪些属于量刑情节。
但是,这个情况将发生变化,由七人组成的合议庭中,有四名人民陪审员可能没有法律背景,却也要独立判断案件事实,所以辩护人怎么说,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对此我认为,这就需要辩护人更加斟酌措辞,尽量说让人听得懂的话。
辩护人不能再简单地以“初犯、偶犯”、“主观恶性小”等千篇一律的“老八股”方式来发表辩护意见了,更需要考虑如何才能让“普通人”听得懂、易接受。
如果要做得更为精细的话,我认为陪审员的职业、经历、背景、学历也应当是辩护人庭前了解的事项,因为这样辩护人就可以选择以怎么样的方式来“讲述”,是层层递进,还是以情动人,是鞭辟入里,还是激情澎湃。
此外,辩护人还需注意不能通篇读稿。
因为读稿会弱化你语言的表现力,束缚你思维的灵活度,降低你情感的感染力,会使陪审员的思想开小差,甚至昏昏欲睡,最终你的意见再好,可能也无法在评议时转化为大多数人的意见。
其次,除了“说”之外还须增加展示手段。
现在越来越多的辩护人会使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展示案情,分析意见,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也很有效。
最近我办理了一起在QQ 群里传授盗窃犯罪方法的案件,就采取了图表分析的方法。
在开庭前,我和团队很仔细地梳理出了QQ对话聊天记录,并且与涉案APP上的操作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出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驳斥揭露了同案犯将全部罪责嫁祸给被告人的企图。
我认为,辩护人在庭审中不仅可以运用图表展示,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引入视频、动画来模拟现场,帮助构建直观印象。
在新的人民陪审制度下,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的案件,辩护人不光要考虑如何取得法官的理解,更要考虑如何让人民陪审员接受辩护意见,因为在七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还占了多数。
这让我想起 《十二怒汉》这部经典电影,剧中12名陪审员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将一起看似铁案的杀人案最终推翻。看到结尾处,人们对于这些原本只是普通人的陪审员肃然起敬,原因是他们战胜了偏执、臆想和草率,以理性、客观、冷静的思维坚持了法律正义的底线,而辩护人的职责就是要让他们看到黑暗当中存在着光明。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