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对黄浦江两岸违法行为说“不”!

2018年05月18日 A02 :法治重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931

  监控捕捉违法行为 记者 季张颖 摄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单兵单兵,滑板铁轨区域发现有人兜售风筝,请前往现场查看一下,听到请回答!”周日早上10时许,徐汇滨江监控中心内,城管队员和保安通过大屏幕实时捕捉到一起违法行为,随后通过“单兵设备”向就近的执法队员发出指令。短短几分钟后,流动设摊的小贩就被当场劝离。

  这样的处置效率已经成为徐汇城管滨江执法的日常。近半年来,随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全线贯通,部分区域散发小广告、流动设摊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为此,黄浦江沿线浦东、徐汇、黄浦、虹口、杨浦等区城管执法部门依托“智慧城管”,建立起一套法治化治理机制。

  记者昨天从市城管执法局采访获悉,截至目前,黄浦江两岸城管共依法查处乱散发乱张贴小广告案件60件,查处设摊兜售物品案件70件,清理乱停放非机动车36000余辆,执法保障取得良好成效。

  徐汇:监控探头当“外援”24小时抓违法

  全长8.4公里的徐汇滨江岸线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沿江呈狭长型的公共开放空间达80公顷。这80公顷,正是徐汇城管滨江中队中队长马胜和他的队员们日常管理的范围。

  不同于其他城管中队,这支队伍是随滨江贯通工程新组建的。而作为守护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保障队伍,马胜和他的同事们肩上的担子自然也更重。“我们中队承担着滨江全线市容环境卫生、绿化、水务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近300项,所对应的行政责任达3600项,但包括我在内,这支队伍总共也才20多人。”

  如何为有限的兵力进行无限充能?马胜告诉记者,借力“智慧城管”,他们还有一波“外援”。其实,马队长口中的“外援”并非人,而是一批24小时无休运作的监控探头。在记者近日赴徐汇滨江实地采访中,马胜就带着记者走进了这个所谓的“外援基地”——徐汇滨江监控中心。

  “我们在滨江公共区域内设置了诸多摄像头,对沿岸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无缝监控巡查,现场如有情况,监控中心会马上推送给现场保安和执法队员进行处置。”现场,两岸集团地晟公司物业部经理鲍建华指着12个实时切换的监控显示屏介绍说,在这套快速处置机制运作下,一旦发生设摊兜售、违规举办商业活动、影响公共安全的放风筝、放飞无人机、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现象,城管执法队员均能及时赶到现场,快速进行处置。

  而在这“基础版”外援的背后,还有更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人脸识别系统。“这套系统与公安联网,目前正在试运行中。比如有犯罪嫌疑人进入开放空间,系统就能自动弹出并定位到此人。”鲍建华说,对于那些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群众,人脸识别系统也能将其锁定,帮助执法队员予以重点关注。

  虹口:在建工地建立“一地一档”信息库

  与徐汇滨江岸线呈现的格局所不同,外籍人士集聚的虹口北外滩滨江岸线区域内在建工地多、餐饮企业多、商务楼宇也多。

  针对这些特点,虹口城管滨江中队借助“智慧城管”大数据库功能,在各类工地开工前提前介入,完善登记备案,建立了“一地一档一照片”的信息库。滨江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一数据库,城管队员就能及时掌握各类工地进出土时间、数量、运输处置单位以及车辆等信息,做好台账定期检查,实现全程严格监管。

  针对区域内的所有餐饮企业,滨江中队还相应建立了“一店一档”并输入城管执法APP数据库,随机开展餐厨垃圾、废弃油脂、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执法检查,构建了“重点楼宇谋突破、紧抓契机促宣传、绿色通道提效率、严格执法树威信”的北外滩滨江城管执法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

  而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同样运用到了非城管执法范畴的事项中。“近段时间以来,随着虹口滨江成为国内外游人、跑步爱好者及市民的新‘打卡’ 点,我们确实也收到了不少市民游客反映集中的问题。”滨江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无人机无序飞行、擅自在区域内捕捞垂钓等问题就比较突出。

  “北外滩滨江区域虽然属于市中心开放地区,但其拥有黄浦江沿线主要的国际邮轮码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邮轮停靠。无人机的无序飞行极易造成涉外安全事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此,中队专门与街道、北外滩集团、水上公安、海港公安、属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一套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对无人机放飞者现场教育劝阻,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巡查频次,坚决杜绝无人机在该区域的飞行。

  困惑

  急需统一的配套条例给予执法支撑

  为了加强黄浦江两岸城管执法保障工作,今年1月,市城管执法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城管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显见的是,通过近半年的时间,在黄浦江两岸城管的一系列精细化执法保障举措之下,黄浦江沿岸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少。

  来自市城管执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浦江两岸已依法查处乱散发乱张贴小广告案件60件,查处设摊兜售物品案件70件,查处沿岸单位违法搭建案件4件,查处违法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案件4件,责令整改破损户外广告设施55处,查处违法设置道路指示牌案件1件,查处沿岸商家擅自处置餐厨垃圾案件1件,制止违规举办商业活动44次。执法成效颇为明显。

  但记者注意到,与这类城管常规执法事项相比,另一组非执法范畴事项的数据则显得更为醒目:截至目前,共教育劝阻不文明遛狗3000次,劝阻违规捕捞垂钓75次,劝阻违规放飞无人机225次,劝阻广场舞噪音扰民60次,劝阻违规骑行非机动车260次,清理乱停放非机动车36000余辆。

  “很多的精力用在了这些非城管执法事项上,但因为没有强制力和约束力,这些不文明行为又极容易反复。事实上,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也只能规劝引导,执法难度比较大。”在采访中,徐汇城管滨江中队中队长马胜就向记者坦言,而这也是他和他的队员们目前最大的困惑所在。

  “类似不文明遛狗行为,目前我们是没有执法权的,现场劝离很容易发生冲突,不少市民并不配合,且不服从管理。”马胜希望,未来能有统一的配套条例出台,让城管执法更有说服力。

  探索

  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市城管执法局表示,本市城管执法部门将以迎接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着力建立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控机制。

  一方面将进一步建立法治化治理机制。“我们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理滨江区域环境问题。对于沿岸违法搭建、无序设摊、违法设置户外广告、散发张贴小广告等违法行为,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破坏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未来将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进一步提高执法威慑力。

  在此基础上将建立一套社会化治理机制。注重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提升社会协同共治能力。加强滨江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引导沿线单位、市民群众共同参与滨江区域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世界一流卓越水岸”良好格局。

  除此之外,本市城管还将建立智能化治理机制。未来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滨江区域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强化各类基础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和管理分析。加快滨江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固化证据的能力; 并加快指挥调度系统、队员单兵装备等建设,提高城管执法队伍快速反应、快速查处、应急处置的能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对黄浦江两岸违法行为说“不”! 2018-05-18 2 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