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市人社局昨天发布消息称,近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 提出,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学术造假将实行“一票否决制”,未来评职称将不唯学历资历论文课题,司法矫正等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改革也将进一步推进。
《意见》 提出,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着力解决当前职称制度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本市“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大品牌”,提供坚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据悉,这一改革涉及科技、经济、农业、工业制造、城乡建设、宣传文化、社会事业等多项重点领域,将惠及本市27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具体来看,改革将突出“评以适用、以用促评”,力求解决职称评和聘“两张皮”的现象。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根据不同系列的特点,完善学历、经历、论文、外语等基本条件,转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另外还将加大工作业绩在职称评价中的权重,注重考核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合理设置学术技术专业水平条件,转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课题的现象。
同时,改革还将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探索在部分领域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解决“只评材料不评人”的弊端,进一步扩大面试答辩的范围和领域,鼓励采用考试考核、考评结合、个人述职、实践操作、业绩展示、量化赋分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此外,《意见》 还提出,将探索新兴职业职称试点,如网络文学、社会工作、医学工程等职称评价。在社会事业相关领域职称评价方面,上海将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社会救助、司法矫正、卫生服务等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改革。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