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康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因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而激越昂扬。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40年来,中国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韧劲,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从1978年起的对外开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积极进行贸易协定谈判,到继续扩大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可以说,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发展需要开放,开放造就发展。发展与开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正如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们对改革开放最切身的感受是浦东的发展。今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的日子,浦东的28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年密切相关。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浦东只是上海的“下只角”,我是坐着摆渡船来到浦东的。走进这片广袤的土地,但见,陆家嘴密布老旧厂房和危棚简屋,外高桥一片农田和芦苇,张江则是盛产红菱和荸荠的农田,其时坊间盛传“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28载倏忽即逝。而今,陆家嘴高楼林立,气象万千; 外高桥在全国14个保税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张江科学城也已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落地建设。28年,浦东创造了33项“全国第一”,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退休之后,大约有两年的光景,曾担任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报》 的编辑工作,目睹着自贸区里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儿,感到由衷的高兴。自贸区成立5年不到,累计新设企业超过5万家,实到外资占全区比重超过90%。新设企业数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5倍。以上海1/5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贸易总额。今天,上海自贸区累计已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正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让我们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上海得益于开放,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没有开放,上海不会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知名大都市。没有思想的大解放,也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我们要破除一切“本本”的思想禁锢和“框框”的束缚,从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加快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更多的幸福感、更实的安全感。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使上海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再出发,争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实干家、开拓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春潮拍岸,又是扬帆远航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