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蓉华
青少年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地理区位上看,奉贤区南桥镇辖区内共有31所中小学幼儿园,聚集了全区的大部分学校。为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南桥镇普治办主动作为,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特点,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面开创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
推进校园法治教育,获区镇两级领导支持
南桥镇法律进学校活动得到了奉贤区司法局、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法律进学校纳入“七五”普法规划重点工作。区普治办副主任、区司法局副局长周斌; 镇党委副书记聂琦;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陶月华出席“奉贤区青少年法治电影节”暨南桥镇法律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并一一作了重要讲话,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拉开了“法律进学校”的活动序幕。(见右图)
南桥镇普治办:三“点”助推法律进学校
着眼点:
丰富学校法治宣传形式
南桥镇普治办开展多项专题活动,用丰富的形式吸引学生。组织辖区内中小学生参加法治电影节观后感评选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学法积极性; 与区法院联合开展“学生走进法院,旁听庭审”活动; 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模拟法庭,通过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原告、被告以及律师等不同的法庭角色,使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尊严,让法律法规意识植根于学生心中。
镇普治办在调查中还发现,以案说法,尤其是同龄人案件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在“法律进学校”活动中,广泛推行这一方式,组织辖区青少年参观未教所,进行特殊的法治宣传教育,使同学们接受有关预防犯罪法治教育的洗礼,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更好地感悟“自由”的意义。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法治的关怀,对法治充满信心。学校方面充分利用法治副校长、学校政教处、普法讲师团等资源,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禁赌条例》、《交通安全法》 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讲; 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让学生学习《新宪法》,同时结合社会最为关注的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从珍爱生命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切入点:
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做好校园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是关键。为此,南桥镇普治办开展了系列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在重点节日开展学习“新宪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不同主题的法治讲座,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
学校普法氛围好了,学校周边的法治环境也不能落下,否则很可能导致普法成效功亏一篑。对此,镇普治办广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法治宣传。同时编印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分发到各校,供师生学习。
镇普治办还积极配合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相关工作。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活动,集中整治学校周边存在的治安、交通、固定及流动摊位问题,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依法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信心。
着力点:
构建校园普法社会化平台
青少年普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果仅依靠政府机关和学校,很难保证长久成效。因此,适时适地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青少年普法中来,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持续高效进行。
为此,镇普治办首先优化法治副校长队伍。不断充实和调整法治副校长队伍,积极参与协助学校开展一系列校内校外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法治副校长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同时,延伸社会化法治教育网络。结合青少年维权将工作重点延伸到社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便捷地接触到法律知识,组织开展社区普法讲师团,把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述;6月禁毒宣传月,在各学校、社区开展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禁毒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和宣传,带动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青少年的关注。
此外,镇普治办还打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新媒体平台,推广法治微电影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在暑期《南桥报》 中以青少年犯罪为警示篇进行警醒教育,承载广大青少年学生安全地行走在法治的轨道上。
【育贤小学经验】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法律进学校”活动
(一)、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
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学校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全面推进依法知晓实施纲要》 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上海市奉贤区育贤小学章程》 和 《育贤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树立法治教育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教职工对法治教育的认识,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组织中心组开展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 等专题学习,引导党员教师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提高党性觉悟。
完善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力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充分借助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课内外活动载体,对全校学生进行安全法治教育。在安全教育周主题升旗仪式上,校党支部书记陈雪观向全校师生宣读了安全倡议。晨会课上,孩子们来到学校安全体验屋,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处置方法,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通过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周活动,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重视家校联系工作,利用告家长书和家长学校,通过“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交通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使家长懂得学生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二)、丰富教育载体,加强行规教育
学校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行规养成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在教育过程中紧紧抓住三个环节:明理、激情、参与,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自理自立,增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以小心愿电视台、升旗仪式、晨会、班会等德育宣传平台为载体,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以分年级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习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结合 《奉贤区育贤小学一日行规检查制度》 评选,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坚持明理育贤,融合法治教育
学校还坚持明理育贤,培育贤德少年,为此制定了加强“养贤明之德、育贤达之人”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探索具有“贤文化”特色的新途径,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知贤、识贤、行贤、成贤”的实践活动,以“明事理、养贤德、爱学习、长贤识、乐活动、强贤能、会鉴赏、扬贤美”为载体,把法治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推进平安和谐学校建设,为建设美丽南桥,提升法治素养奠定基础。
后记
在推进辖区内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工作上,南桥镇普治办花了大量的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南桥镇青少年普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下一步,南桥镇普治办将继续发扬南桥法宣不怕艰难、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根据南桥镇“七五”普法规划以及法治政府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和指引,在青少年学法用法上做更多的努力,使全镇青少年的法治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