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2000年4月,在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还不满18周岁的丁南(化名)听到法官宣读判决结果时,陷入了人生的寒冬:丁南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个少年入监服刑,未来会如何,没有人知道,包括他自己。
十多年后,当上海市五角场监狱的民警对已经刑满释放的丁南作跟踪回访时,欣喜地发现,当年那个对一切迷茫、焦虑的年轻人竟然成了一位热心公益的成熟老板。
17岁服刑 已忘了自由是什么
丁南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普通人家,初中毕业的丁南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念书,游荡在社会上。19年前的一个冬季夜晚,丁南因为手中无钱起了歹念,他带着一把小刀,在一处车站附近拦停了一辆小轿车。小轿车的驾驶员是一位女性,丁南要求被害人按他的指示行驶。
当车开到一处偏僻路时,丁南要求被害人停车,并企图抢劫。被害人奋力反抗,但被丁南用刀刺中胸部。丁南抢得500元现金和手机等财物后逃离现场。没多久,丁南就被抓获了,他这时才知道被害人因伤势较重,救治不及时已经死亡。
丁南没想到自己会捅下那么大的娄子,被判无期徒刑仿佛也是自己罪有应得,可是未来的日子要怎么过?丁南就这样,带着迷茫开始了自己的服刑生活。
度过了适应期和漫长的服刑期,丁南因为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获得多次减刑司法奖励,有望重获自由。丁南也因此被调入了五角场监狱的出监监区,这是一个专门为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打造的监区,多项教育矫治工作都与他们回归、适应社会有关。
丁南刚到这个监区时相较于有些服刑人员的兴奋、期待,更多的是不知所措。这时的丁南已经不再是初入监狱的少年了,他在监狱度过了本该是自己最精彩的年华,而立之年的他一事无成,甚至根本不知道“自由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除了对自由渴望又害怕的心情,丁南也总是疑惑“我这样的人真的可以重获自由吗?我杀过人……”
一方面,丁南觉得自己已经为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自己受惩罚是咎由自取。
迷茫的心情逐渐变为焦虑,这种烦躁不安扰乱了丁南的心绪和行为举止,很容易因为小事就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执。
“我学历低,就要再多努力一点”
丁南的异常表现引起主管民警的注意,但是面对民警的教育,丁南起初的态度很消极。
难道丁南真的那么顽劣?从他之前的表现看并不如此。主管民警就丁南的情况进行汇报,并与监区所有民警开会讨论。
根据民警们提供的情况,丁南一直对自己的罪行很后悔,经过多年的改造也有着较稳定的表现。性格方面,丁南也挺热情,经常会为有困难的服刑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习中,别人没有学习用品的时候,丁南会主动把自己的用品借给人家。
在教育交流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民警们发现,丁南对学习很有兴趣,他的一切异常或许就是因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而且丁南犯罪正是因为错误的求财方式,要是丁南能够学有一技之长,出狱后也能凭自己本事赚钱。就这样,民警们打算从兴趣引导的方向拉丁南一把。
适逢监狱技能班培训招生,民警将相关事项告诉了丁南。“我看你平时很喜欢看物理书,是对物理感兴趣吗?这个培训班上可以学到很多物理知识,你可以报名。”
见丁南不置可否。民警又说,“你要是认真学习,掌握一门技术,以后也可以凭本事生活。”这句话似乎触到了丁南的内心。
“我只有初中文化,这个课我能听懂吗?教的东西以后出去也能有用?”丁南的疑问很多,民警耐心解答,将培训的相关情况一一告诉丁南,并且鼓励他只要好好学习,一定会有收获。
丁南开始期盼培训课程的开始。
如民警所预料的,找到希望和追求的丁南情绪逐渐稳定,不再胡思乱想,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到学习上。
虽然丁南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初级水电工的技能掌握,高文化程度并非必要条件。而且,正因为丁南知道自己学历上的缺陷,在平时上课和实际操作中,他都会刻意,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中。
丁南曾经向主管民警袒露心声:“对于那些学历比我高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只要花一个小时就能掌握技术,可我水平不如他们,就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去练习,直到熟练运用。只有这样,以后的实际操作中,才能把错误降到最低。”
丁南的投入和求知欲使他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甚至在监狱组织的一次创意电路比赛中,他用娴熟的技能和创新的思维,将电路设计成了一个爱心的形状,并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是对丁南学习成果的肯定,也让他对出狱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了自信。
从初级水电工到企业老板
终于要走出监狱大门了,服刑15年的丁南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的亲眼见到上海的变化,他还是震惊了,甚至连从小熟悉的乡间小路也已被城镇化后的柏油路替代。
刚回家没多久,丁南就在当地社保部门和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利用在狱中学到的初级水电工手艺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维修服务。虽然薪水不高,但也足够他一个人生活开销。丁南稳定的新生活开始了,每天他都会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带着热情的态度去服务中心上班。
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加强了丁南的技艺水准,他继续努力学习,并通过考试获得了中级电工的职称。丁南凭借娴熟的技能、热情好客的服务赢得了周围居民的一致认可,适逢当地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良机,丁南成功得到政策扶持,成立了一家水暖店。
由于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多为新拆迁户,各家水暖器材的需求量极大,再加上丁南还为客户提供免费上门安装水暖器材,维修保养等服务,水暖店很快在周边地区打响了品牌,很多居民甚至慕名前来购买商品。
水暖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那个迷茫易躁的少年也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老板。丁南在监狱中除了喜欢看物理书,还喜欢看哲学类的书籍,他知道凡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适应于任何行业,因此他决定在增加自己技术技能水平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把自己的销售产品,服务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丁南开始学习网络的使用方法,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并不断学习了解行业中的各项信息。通过与外界沟通,了解市场行业动态,丁南制定了适合市场环境,并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计划,水暖店也从当初小打小闹的门市部,成为了现在集代理、销售、安装、维修、保养和售后为一体的专业水暖公司。
丁南一直觉得,是因为社会没有放弃他,他才会有现在的生活,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回报。身为公司老板的丁南得知周边居民有不少独居老人时,他主动组织公司员工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水暖器材维修、保养等服务。有些老人不会使用水暖电器,他还和员工一起贴海报,甚至上门为老人们详细讲解家电使用方法。
在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同时,丁南发现,社区内仍有家中因实际困难而买不起水暖电器的老人,因此他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利用公司平台免费为老人提供生活中必要的水暖器材,献上爱心。
对于自己的过去,丁南从没有回避,社区的法制宣传,居民普法等活动,他都乐于参与,对那些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他尤为关注。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困扰和疑问,丁南总是会说起自己的故事,他希望自己犯下的错,承受的痛和悔不要再出现在这些孩子身上。
民警的话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不管对于学校还是监狱来说,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检验技能培训的设立价值,职业规划的合理建立都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刑人员出狱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因此建立切合实际的改造目标,对其回归社会后的人生路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案例中,民警通过对丁南的日常观察,逐渐发掘出他在水电方面的兴趣,民警结合监狱为服刑人员提供的技术培训,引导丁南学习,并为他的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丁南本人在逐渐掌握技能的同时慢慢领悟和感受到通过自己劳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使他逐渐走出迷茫的阴霾。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丁南也学会了自我反省和自我克制。
回归后,丁南利用在监狱习得的维修技能,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并通过家人的资金支持,实现了自我创业,体现了自我价值。而他在服刑改造、出狱后的社会适应期间,甚至在之后的自主创业中也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始终的关心,这种不放弃让丁南感到温暖,也是他用实际行动回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市五角场监狱 柳朋)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