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智慧城管”:让电子围栏做“耳目”

2018年07月06日 A02 :法治重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068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携手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探索“电子地图+智慧城管”,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季张颖 摄

  大连西路201弄17号吊脚楼拆除后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早市时间,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网格化中心的“电子地图”上,一处红色警示灯发出实时警报:密云路上一家宁波特产店涉嫌跨门营业。随着后台信息的层层推送,地图上就近的一个“城管”标识被点亮。才一会儿功夫,画面闪烁的小窗口上即显示,两位城管队员已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虹口区欧阳路街道携手虹口区城管执法局,依托智能化手段探索的“电子地图+智慧城管”这一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以之为范本,近日,市城管执法局召开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虹口区“智慧城管”试点经验,下“绣花”功夫治理城市环境问题。

  电子围栏做城管的“耳目”

  地处虹口区中心区域的欧阳路街道辖域面积1.67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6.9万,辖区内人口密度大、商贸居住交替、新老小区交织,新形势下,住宅小区治理、物业管理等问题层出不穷。为解决城区管理要素繁杂等问题,去年年初,街道启动了“电子地图”建设。

  “我们的这个地图囊括了各种数据,既有道路、房屋、居住小区等要素信息,也有河道、绿化、排放等生态信息。”欧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许勤告诉记者,“电子地图”的强大功能在于,借助智能化手段,街道可以对城区管理各类事件动态感知、精准派单,实现对街面违法违规行为的实时发现和高效处置。

  “目前,我们将 ‘智慧城管’ 系统中有关欧阳城管中队的 ‘一店一档’ 数据库、队员派勤、巡查轨迹、以及考核管理制度等都接入到了这个“电子地图”中,可实时全程掌控现场执法情况。”采访中,许勤操作电子地图下拉进入“智慧城管”子菜单向记者做了现场演示。“你看,这是整个辖区地图,显示当前违法报警‘无’。”

  当画面随机切入到密云路,记者注意到,沿街商铺区域附近一个蓝色的实线方框开始不断闪烁。“这就是电子围栏,它负责实时监控跨门营业、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旦发生异常事件,电子围栏监控系统能及时检测到并发出报警信号。”

  许勤形象地说,电子围栏的存在,等于让城管队员多了一个智能 ‘耳目’,让违法违规的商贩不再有侥幸之心。“这个电子围栏是可移动设置的,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区域铺设。此前我们在天宝西路等路段布设电子围栏感应监控一段时间后,固定跨门营业、占道设摊等基本都消失了,成效非常明显。”

  跨门营业店主遇“天降奇兵”

  就在许勤介绍的同时,画面上突然亮起红色警示灯。许勤点击鼠标,屏幕上即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密云路上的一家宁波特产店的经营者将多箱土特产摆放在门面外进行销售。

  在确认现场信息后,网格中心工作人员当即点击发送信息按钮,通过短信告知店主其行为属于跨门营业,需要立即整改。

  “我们的处置是分级的,主要以教育管理为主,这也是体现城市管理的温度。所以如果店主收到信息后自行整改,则报警状态消除,如未整改,中心将通知附近第三方市容管理人员,由他们快速前往违法现场,对当事人进行管理和说服教育。”

  许勤告诉记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店主还是不予配合的话,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监控视频显示的现场画面,点击距离该处最近的城管执法人员,将相关信息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将任务派发到负责该网格片区的城管执法中队队员的移动执法终端,通知城管执法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象处置。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城管执法队员已经到达了现场,他们已经打开了单兵执法记录仪,将现场情况实时传送回我们的网格中心大屏。”紧跟着高效处置的节奏,记者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

  现场,两名城管队员已经责令违法当事人立即整改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按工作流程向网格中心回复处置完成,随后将违法当事人处罚情况输入城管执法系统商家诚信守法数据库,作为商家诚信经营基础备查数据。

  “我们反馈给网格中心后,电子地图上的报警状态会自动消除,并相应生成跨门营业处置记录。”在谈到智能化手段对人工的补位时,欧阳城管中队队长傅幼祥深有体会地表示,“原先,针对于这类街面违法违规行为都是靠人力巡查,如今借用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发现问题更加轻松,处置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无人机”助查违法建筑

  不限于“电子地图”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在精细绣出“美丽街区”工作中其实不乏亮点。“比如针对社区群众关注的违法搭建、破墙开店、破坏承重墙、垃圾分类、小区停车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街道注重管理与服务接通,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问题。”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华告诉记者,“像街道邮电居民区里,原先有一处2千多平米的违法建筑,取缔之后辟出的空间做什么用?于是我们指导居委会发起 ‘点单约请’,邀请产权方、物业、相关条线职能部门、居民代表等,面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会商探讨,达成共识,改造成绿化停车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小区新广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小区原本的停车难。”

  比如依托“无人机”巡查与城管执法队员日常巡查相结合,虹口区还编织了一张查处违法建筑‘天罗地网’。“从街面巡查的角度,隐藏于高楼楼顶的违法建筑是很难发现的,而无人机可以实现从空中管控,目前已经及时发现、成功处置了多起这样的案例。”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局长吴迪坦言,借助于智能技术,如今街区管控变得更加有序。

  吴迪告诉记者,虹口区城管局通过建立“智慧城管”信息系统,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有力推动了城管执法工作由末端被动处置向前端主动防范转变,由粗放式集中整治向绣花式精细管控转变。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8个街道、12000余家经营门店的“一店一档”数据库,同时对违法户外广告、违法建筑、专营渣土车辆以及餐饮企业等也都分门别类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库。“今年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居住小区 ‘一居一档’ 数据库,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城市管理“半年成绩单”出炉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上,市城管执法局还交出了一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半年成绩单”。成绩单显示:上半年,上海城管聚焦市民群众关注的城市管理乱象,共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016.3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设施915块,拆除违法违规店招店牌、小型灯箱广告11300余块; 依法查处无序设摊案件13900余起,取缔违法占道经营夜排档、烧烤摊16000余处,查处跨门经营案件4700余件,查处非法小广告案件1500余件,查处占道堆物案件536件,查处破坏房屋外貌案件403件,查处毁绿占绿案件142件,查处破坏房屋外貌案件403件、整改恢复4499处,查处违法违规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案件3995起,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秩序。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阶段,本市城管执法系统一方面将全力做好进口博览会执法保障工作。未来3个月内将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行动,着力解决违法搭建、违法户外广告设施等城市管理难点热点堵点问题。10月份将开展城市环境“大提升”行动,强化精细化治理、智能化管控,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另外在此次学习虹口区欧阳路街道携手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下阶段还将全力推进 ‘智慧城管’ 建设。”该负责人透露,未来,上海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统一管理平台,为精准执法、精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将构建市、区、街镇三级互联互通的指挥调度系统,依托视频智能巡逻、违法行为智能感知预警等智能化手段,提高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的能力。

  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样本

  上海市委政法委 上海法治报社 联合主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智慧城管”:让电子围栏做“耳目” 2018-07-06 2 2018年07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