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郑伟
还有两个多月将刑满释放的老蒋没有想到,自己差点就等不到走出大墙的这一天,一个多月前的一次突然不适差点要了他的命,幸好上海市四岔河监狱的民警救了他。
时间回拨到5月底的那个清晨,苏北初夏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洁白的病床上。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病房里,早早来接班的上海市四岔河监狱民警看了看病情转危为安的服刑人员老蒋。边吃早饭,边轻声同昨夜值班的两名同事交流老蒋的情况。谁知,刚沉默了一会儿,两位陪夜一天的民警竟在医院窄窄的输液椅上睡着了……
回忆刚刚过去的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一天,“快、快、快!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萦绕在每一个参与急救的民警耳边……
突发疾病 与“死神”赛跑
5月25日上午,四岔河监狱三监区民警王硕骏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值班,监区的服刑人员也都有序地进行着日常改造。然而到了上午8时许,王硕骏忽然发现服刑人员老蒋有点不对劲,他捂着胸口趴在桌上,似乎有点不适。
老蒋怎么了?他的异常表现引起了王硕骏的注意。王硕骏在四岔河监狱工作5年多了,见过不少故意装病逃避改造的服刑人员,老蒋是不是也是这样?王硕骏走到老蒋身边询问。老蒋轻声告诉王硕骏,自己觉得有点胸闷、喘不上气。
在王硕骏的记忆中,1962年出生的老蒋是因非法持有毒品罪入狱的,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半,今年9月即将刑满。根据平时监区民警的交流情况,老蒋的服刑表现一向较为稳定,身体也比较健康,除了高血压,并没有其他疾病。老蒋是真的不舒服还是想逃避改造?王硕骏仔细观察了老蒋的状态,确定老蒋不是装病。
胸闷不适可大可小,万一是紧急情况耽误不得,王硕骏立刻按照相关预案,向监区分控平台值班长汇报老蒋的情况。经请示,监区将老蒋送至监狱卫生所就诊。值班医生接诊后,迅速对老蒋进行检查,初步诊断:心脏下壁心肌梗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刻送到条件更好的社会医院进行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救治刻不容缓!接到汇报后,监狱领导指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争分夺秒,全力抢救!”
事发突然,而且当天是周五,是不少监狱民警周末回家的日子,三监区的民警刘冰也不例外。当时他已经换好衣服,登上了回沪的通勤车,突然刘冰的电话响了。在监区一线,就要有随时准备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觉悟。这是刘冰工作多年来的经验,他第一时间接听电话。得知服刑人员老蒋突发疾病需要外出救治,急需警力的情况后,刘冰二话没说,拎起背包就跳下车,迅速赶回岗位,参与外出押运救治任务。
和刘冰一样,多名相关部门的民警也在第一时间紧急集合,投入工作开启紧急救治“绿色通道”,迅速将老蒋送往20多公里外的盐城市大丰区人民医院就诊。
一场抢救患病服刑人员,“与死神赛跑的生命营救”在初夏的苏北拉开了序幕……
以“再生”画上圆满句号
送诊车辆以最快速度到达大丰区人民医院,通过先前监狱与其签订干警因公负伤、服刑人员突发重大疾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老蒋进入救治环节。大丰区人民医院的诊断和监狱卫生所一样:老蒋的情况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生判断,老蒋的病情严重难以处置,需要立即转诊至医技条件更好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已是中午,老蒋的情况依旧危急,监狱迅速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并得到批准,立即将老蒋及时转诊至50多公里外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与此同时,在监狱领导的指示下,三监区监区长徐国春与老蒋的家人取得了联系。老蒋的亲情电话联系人不是他的妻女,而是侄女蒋女士。三监区的民警都知道,因为吸毒,老蒋的妻子和女儿早就与他断绝了往来。老蒋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自己的身体健康都成问题,别说照顾儿子了,其他亲人大都避他不及,只有侄女蒋女士还愿意关心他。所以,服刑期间,老蒋唯一的亲情电话联系人就是蒋女士,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联系。现在发生如此紧急的情况,蒋女士也有必要知道。
但是,因为工作繁忙,蒋女士的电话并未第一时间接通。徐国春几乎每过半小时就拨打电话试试,希望可以尽快让蒋女士得知老蒋的情况。终于在好几个“半小时”后,蒋女士接电话了。得知老蒋生病,蒋女士惊讶也质疑:“怎么好好的突然就病了?”徐国春耐心地向她解释情况,并且让蒋女士放心,告知她已经将老蒋送往医院治疗。
蒋女士的态度终于缓和,但问题来了。身处上海的蒋女士得安排好工作才能赶往医院,可老蒋的手术拖不得……
“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民警已经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徐国春的话给了蒋女士一颗定心丸。蒋女士安排好工作后,带着老蒋八十多岁的母亲一起赶赴医院。
那一边,老蒋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主治医师心血管疾病专家告诉送诊的监狱民警:“再晚来1小时,就会失去抢救机会。”
手术虽然结束,但老蒋还需要继续陪护。由于周末现场警力紧张,刘冰等参与押运救治任务的民警就连着翻夜班白班,吃住在急救病房。好在老蒋术后的情况趋于稳定,转危为安。手术当日下午,四岔河监狱领导也赶到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了解老蒋病情。
手术后第二天,蒋女士和老蒋的母亲在民警的陪同下见到了老蒋,并了解了老蒋的危重病情和紧急、复杂救治经过,蒋女士哽咽着对民警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救了我叔叔的命,向你们致敬!”
三天后,老蒋病情趋于平稳,轮流陪护老蒋的多名民警也终于放下了心。根据规定,老蒋要被转送至上海市监狱总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临行前,老蒋流下了感激的眼泪:“感谢警官们,是你们把我从 ‘鬼门关’ 拉了回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认真服刑改造,用良好的改造成绩来报答你们……”
这场生死营救,终以老蒋的“再生”画上圆满句号。
相关链接
上海市四岔河监狱,其前身为上海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苏北黄海岸边的四岔河边。2014年6月,更名为上海市四岔河监狱。虽身处域外,但四岔河监狱的民警一直以监狱安全为己任,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行刑公正;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执法形象和法治理念。四岔河监狱还提出“让服刑人员在希望中改造”的理念,实现执法公平公正,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让服刑人员家属放心。
据介绍,为保障监管安全,四岔河监狱也在不断聚力智能集成,升级管理,目前监狱共有8项14个应急预案。以处置危急重病服刑人员的情况为例,从2015年10月19日接收服刑人员以来,四岔河监狱成功处置过多例危急重病人。
2016年10月16日凌晨,服刑人员吴某因突然腹痛被送至监狱卫生所就诊,吴某平时没有类似的发病史,值班医生为吴某初步诊断治疗后,吴某感觉有所缓解。但是不久,吴某的腹痛症状突然加重。经过卫生所医生的联合诊断,吴某情况危急,需要转院治疗。而那时的吴某突然血压下降,并伴有休克症状。
根据服刑人员急诊处置方案,值班医生在汇报监狱值班领导和指挥中心的同时,紧急拨打急救电话。监狱民警将吴某送达大丰人民医院后,开启了急救绿色通道。经过抢救性抗休克治疗,吴某血压有所回升,符合手术指征,监狱领导果断决定立即为吴某进行手术。当天下午4点多,手术顺利完成,吴某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医院术后初步认定吴某为结肠肝曲肿瘤、升结肠穿孔伴化脓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如果没有及时送诊和手术,吴某当天可能出现死亡危险。
同样被紧急救治的还有入刑人员熊某。2017年9月22日凌晨,熊某突发性上腹部疼痛,经监狱卫生所医生检查怀疑胆囊炎症,立刻予以消炎治疗。但到了上午8点左右,熊某腹痛加重,体温也有所升高,怀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同样按照服刑人员急诊处置方案,熊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并立即予以手术。医生从熊某的胆总管取出1cm×1cm黄黑色结石一枚……
服刑人员因犯罪获刑,在让他们认罪服法、改造他们价值观的同时,还需要维护好他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因此,监狱民警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时,特别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面对发病快、病情变化快的情形,如若不能及时准确诊断处置,可能就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四岔河监狱一直要求民警严格执行服刑人员急诊处置方案,平时通过演练提高民警处置紧急事件的能力。同时,四岔河监狱还与附近的社会医院签署协议,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因公负伤民警、服刑人员突发重大疾病能够得到快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