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河南八旬老人独自悄悄旅行引网友热议

国外老人DIY创意退休生活

2018年07月10日 B08 :域外之音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283

  资料图片

  □本报综合报道

  

  老人因悄悄旅行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讨论。近日,家住河南洛阳的80岁老人王青然为实现自己的旅行心愿,一大早独自从洛阳到郑州旅游。老人早上出门独自坐高铁来到郑州,中午再坐高铁回去。他还把身份证挂在胸前,防止自己走丢。因为怕孩子担心,他不停强调自己一定要4点前回到家。为了获得“自由”,老人还曾经悄悄去过西安。

  步入老年的人们,社会活动减少,娱乐休闲项目匮乏,而与子女的联系成了仅剩不多的心理支柱,而现实与老人的需要往往背道而驰。那么,国外的老年人又是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美国】

  盛行开房车“养游结合”

  由于文化差异,美国的老年人们退休后往往很少帮子女们带孩子,而是选择搬到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颐养天年。美国老年人热爱室外活动的占大多数,他们把享受大自然称为“Sun and  Fun”(阳光+快乐)。美国的老年人,经济条件好的,多数都喜欢打高尔夫球。由于现在美国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打高尔夫球的人便多起来了。美国到处都有高尔夫球场,美国的老人也很喜欢到健身活动中心进行运动。

  很多人在退休后选择走出家门看天下,在美国,老年人群中盛行“养游结合”。老年夫妇喜欢开着露营车、房车周游美国,甚至是周游世界,购买一辆房车大约在2.5万到12万美元之间,老年人可以量力而行,分期购只需数千美元的首付。在高速公路旁有为这种大房车专设的停车场,公园里有超过6000个公共露营地可供使用,备有水电和清洁设备。现在美国上百万房车的主人中,老年人是主力军。房车被美国老人称为是“车轮上的家”,既是车又是房,可以上路,也可以煮饭、洗浴,老人们还会给自己装上又大又舒服的床,在房车里享受自由而充满乐趣的旅行。在美国,老年房车旅行者的基数大,在露营地等地方可以结识许多有共同爱好的房车驴友,可以一起交流最新的房车技术,分享旅行途中的见闻。

  大多数美国老年人都偏爱运动与大自然,不管是高尔夫、房车,抑或是爬山、骑行,他们一直在运动中,这些老年人往往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他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同龄老人。

  【德国】

  低价租房给年轻人同住

  在德国,不管是在小树林、公园、林荫小道还是多瑙河沿岸,随处可见晨跑的老人。很多社团组织,比如高尔夫协会、慢跑协会、读书协会,老年人常常是中坚力量。协会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聚餐、友谊赛,大家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相互交流,排遣无聊和寂寞。德国老人近年来追捧一种“同居式”养老,很多老人厌倦养老院里的单调生活,于是便有一些志趣相投的老年人自愿组合在一起,搭伙养老。此外,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房屋也很贵,年轻人普遍“租房难”,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们一起住,年轻人承担部分陪老人聊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义务。

  德国上了年纪的女性依然关注时尚,追逐潮流,在德国的时装店中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在试衣服,她们的打扮潮流而不失得体,喜欢有风度地老去。德国老人还喜欢听古典音乐会和歌剧,还喜欢在画廊和博物馆驻足,有时会拿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画廊的咖啡馆坐一下午,享受宁静的时光。

  德国老人特别喜欢园艺,他们在自己门前都会留出一亩三分地来种植各种美丽的花草,波鸿是一个老龄化较为典型的小镇,镇上老年人居多,他们大都拥有自己的小庭院,精心修剪草坪和打理花园已经成为波鸿老人的一种日常生活常态。

  德国还兴起了一种“出租老年人”的服务,德国年轻的单身家长可以租个老年人回家帮助照顾孩子。这种服务不仅让负担沉重的单身妈妈以及带孩子压力大的夫妇减轻压力,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澳大利亚】

  动手DIY丰富退休生活

  近年来,DIY在澳大利亚老年人中风靡,许多老年人都把家中的墙当做自己的画板,在墙上彩绘各种“涂鸦”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少澳大利亚的老人在自己的家中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的在里面从事木工、泥工等器具活儿,有的玩起了“陶艺”。澳大利亚的老人村里也设计了专门的“活动室”,老人们经常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做手工,彩绘涂鸦,有时还把自己在家做的作品拿来互相交流。活动室里设计了专门的橱窗,陈列老人们的作品。

  澳大利亚的老人还喜欢在老年从事义务环保工作,许多老年人都会在海滩上拿着长长的竿网或者竿钩,清理海中的塑料容器、废纸、果皮等杂物,或者是在公共绿地、花坛边清理垃圾,或手持花剪,修理残枝、败花,还会将公园等场所的桌椅、栏杆等擦得干干净净,这些工作往往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老人们一方面觉得自己为大自然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身体,消遣时光。

  【日本】

  政府鼓励老人“再就业”

  在日本,老人和子女的关系都是相对独立的。就像很多欧美的家庭关系一样,日本的子女成年后基本会离开父母前往城市打工并租住公寓,而在结婚后则自己独立买房居住。如果家中有了儿女,日本人更加习惯于让太太在家照顾,男人出门工作养活家庭,而不需要老人帮助看管。而对老人也没有接到家中赡养的传统,当然大部分人家还是和父母的关系保持的非常亲密,并经常带着全家回父母家探访,但经济上依然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家庭。

  日本政府鼓励老人“再就业”,倡导由“老有所养”型社会转变为“老有所为”型社会。日本的《高龄雇佣保险法》,加大了雇佣高龄者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力度,还对高龄受雇者给予一定的补助。

  目前65岁以上仍在工作的日本老人高达570万,占劳动力大军的比例排在发达国家首位。日本很多的司机和餐厅服务员都是白发老爷爷。

  许多老人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日本老人特别热衷于通过志愿者活动为外国人讲解日本的历史、生活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类似的志愿者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并没有因年老而被社会淘汰,反而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志愿者岗位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退休后,有条件的会开着车四处旅游,或者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年轻时候因为繁重的工作节奏无法学习和享受的乐趣。大部分老人在社区就能找到并加入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这些小组有的是由地方政府支持的免费项目,有的是大家自愿组织的,仅需要自发的缴纳成本费用。还有的则喜欢回归乡下,回归慢节奏、悠闲的淳朴生活。在日本,比较流行的老人兴趣班有合唱团、插画社、围棋社、高尔夫球、茶道、书法等等。

  【法国】

  慢慢变老美丽又优雅

  法国老年人除了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外,一天中要花几个小时来细细品尝食品和啜饮咖啡,他们用在“吃”“喝”的时间,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同龄人要长一倍多。法国老年人认为,安适地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餐厅和咖啡馆里,最为实惠,对美式“垃圾食品”不屑一顾。

  法国女性对美容的重视,也持续到老年。一位女性曾对记者说:“我的奶奶76岁了,可是她对自己皮肤、头发的保养从来是一丝不苟。她还说,女人的皮肤非常娇嫩,要用最合适自己的护肤品。”经济宽裕的法国女性使用肉毒杆菌素防止皱纹很普遍,而收入不很高的老祖母们则通过购买护肤品、避免暴晒等方法防止过快衰老。

  在巴黎街头,有些老年的女性会按照自己心中的音乐,用华尔兹的舞步翩翩而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到法国,总是伴随着浪漫、优雅这些词汇,与此不同的是,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做事喜欢干脆利落,一辈子勤俭持家。但我们不妨也试一试细品一杯咖啡,敷一敷面膜。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过一天,或许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英国】

  老人致力于慈善工作

  在英国,老人退休后大都致力于慈善事业,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英国超过65岁的退休老人每年人均向慈善机构的捐款为142英镑。福利斯特公司高级理财师帝尓沃斯指出,英国的老年人也面对着生活成本上升、未来养老金年利率下降的压力,但是,很多老年人愿意恪守自己的原则,即便节衣缩食也要积极投身慈善募捐。

  除了志愿参加慈善募捐之外,英国老人还喜欢在退休后创业,如开咖啡馆、小饭店,或做企业顾问、开办咨询公司等。还有的则当起了“作家”,在家写作,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借此来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 国外老人DIY创意退休生活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