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铭暄的大名,法学界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位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国际刑法研究开创者,今年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仍心系中国的刑法学教育事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高铭暄就任主编编写面向全国高等学校的法学教材,后来被称为“红宝书”的 《刑法学》。
近日,他的新书 《我与刑法七十年》(详见B2版)问世。
书中全景展示了高铭暄先生作为新中国培养的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为新中国刑法学事业和刑事法治建设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多彩学术生涯。学术泰斗的人格魅力和一代宗师的学术风范,从中可见一斑。
令人敬佩的是,尽管如今的高铭暄是人们口中的刑法学泰斗、著名法学家,而他最珍视的还是那三尺讲台。“我选择了教书育人,就矢志不渝。”高铭暄曾这样说。
自1984年1月成为我国刑法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以来,高铭暄已经培养了67位刑法学博士生。
“我要向孔圣人学习、学习、再学习!”高铭暄曾笑谈,自己离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标准”还差得远。
尽管年岁已大,但高铭暄心不老。在他心中有着一点志气,他认为刑法学应该成为一门显学。“只要我们的国家富强,有影响力,有吸引力,刑法学就会做大做强,不会矮人一截。”
王睿卿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