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想看病却不知道哪家医院好,去网上搜索咨询,遇到热情的线上医护人员,不仅嘘寒问暖,还积极推荐专业医院,协助挂号就医。你以为遇到了“热心人”,却不知掉入了网络医托精心布置的“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近来,一些网络医托潜滋暗长,有些甚至“升级”为集团化运作,让患者陷入就医骗局。
【调查1】
花钱做没必要手术
纯粹浪费钱活受罪
近日,湖南长沙市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家名为“湖南男博医疗集团”的公司诱骗患者就医。
据了解,这家公司组建了约400人的新媒体咨询顾问组,咨询顾问加患者为微信好友后,诱骗患者到长沙、衡阳、永州等地的相关医院看病。这家公司还将与其有利益往来医院的挂号系统链接到公司咨询顾问的电脑,引导患者就诊。
记者调查发现,为吸引男性患者,咨询顾问都用美女作为微信头像,并在聊天中挑逗男性患者,以吸引患者到指定男科医院看病。“聊天时经常使用一些露骨、暧昧的语言,引诱我去男科医院治疗。”一位被骗患者说,“美女”咨询顾问常常对他嘘寒问暖。“你去看好病了,我们才好继续发展关系呀。”一些男患者被咨询顾问这样的“关心”打动后受骗。
一名曾在这家公司担任过咨询顾问的人告诉记者,“与我们有业务往来的医院大多是民营专科医院,其中很多是男科医院,主要分布在湖南长沙、衡阳、永州等地区。只要把患者带进了我们介绍的专科医院,就不怕查不出病。看男科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我在一名姓刘的咨询顾问推荐下,去一家男科医院做了前列腺常规等检查。医生说我有包皮炎、睾丸炎和包皮过长,做了包皮环切术、激光除疣和术后抗炎。还要我照红外线,照一次要一千多元,一共花了一万多元。后来去正规医院咨询才知道,这些手术都是不必要做的,纯粹白花钱、活受罪。”
“网络医托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不仅蒙骗患者钱财,还对患者造成伤害。有的耽误病情,有的没病看出病来,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说。
目前,这家公司负责人已经将公司注销,不知去向,工商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调查2】
拉一名患者有提成
医托套路不断升级
近来,多地时有查处网络医托案件。今年6月27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遵义市欧亚医院招募大量社会人员,对不特定人员进行添加聊天诱导群众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就诊过程中通过虚构病情、夸大病情、过度治疗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目前,红花岗公安分局已将欧亚医院的相关涉案人员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2017年9月,北京丰台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一家名为北京东方起点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络医托,利用连环话术,假冒慈善机构人员和医生身份,蒙骗脑瘫病患者前往与其合作的指定医院就诊。每成功拉到一人前去住院,公司员工就可获得1000元提成。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医托日益升级,呈现集团化、隐蔽化的特点,并形成完整套路: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顶着“某某医疗集团”“某某医疗咨询公司”的头衔,招揽一批咨询顾问和业务员,在网络和微信上诱骗、引导患者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然后从中收取“人头费”。一旦遭遇举报或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这些所谓的医疗集团就立即注销公司,一跑了之。
湖南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公司专门从事网络问诊工作,表面上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实际上是招聘了一批没有任何专业医疗知识的医托来“拉客”,诱骗患者到关联医院看病。“有些公司专门为医院和患者牵线搭桥,然后向医院收取人头费,实际上就是在卖患者。”这位负责人说。
“如果患者消费得多,咨询顾问的提成就会高,最多可提成上千元一个人。”一位知情人士说。“湖南永州东方男科医院是我的客户,我曾把患者介绍到他们医院。我们收的是小头,这些医院才是拿大头,有患者曾在这家医院花费数万元的医疗费用。”曾担任咨询顾问的肖女士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跟网络医托有勾连的一般是男科、妇科、脑科等一些民营专科医院。“一些民营专科医院本身实力不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管理也不够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取利益,往往铤而走险,运用这类‘旁门左道’。”成都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说。
【调查3】
患者进院看普通感冒 结果被忽悠割“包皮”
三湘都市报记者应聘进入男博医疗调查发现离奇一幕:有这样一个400余人的“新媒体咨询”团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却在网络上假扮成美女医生或清纯护士,通过微信跟人“聊骚”。
记者所在的小组为新成立的第五小组,专门为云南昆明军都三三九医院“输送”“开发”病人。第五小组中,目前还只有6名组员,其中5人为男性。
有的组员同时操控5部手机,数十个微信号,定位在全国任意城市。在这里不分男女,组员们被统一包装成年轻漂亮的女医生或女护士,头像均设置为“网红脸”。在公司配给记者的电脑桌面上,记者找到了一套“网红”头像图片,一套身穿护士服的美女图像。
上班第一天,主管凯哥教给记者的就是:怎样与网友聊天,从而建立深厚感情。“只要他对你产生信任了,基本上十拿九稳。”凯哥透露,在与对方聊天过程中,可以探出对方的意图。如果是纯粹聊骚的,可以尽快让他来医院做检查; 如果是谈感情的,则可以放长线钓大鱼。
如果对方说自己没病怎么办?面对记者疑惑,作为第五小组“元老”的胡恒(化名)毫不遮掩地说:只要他进了医院,没病也会让他有病。“你只负责把他们弄到医院去,剩下的就交给医生。”胡恒说,自己之前聊过一个感冒患者,“我就让他来医院看看感冒,结果照样被医生忽悠割了包皮。”
【调查4】
利益捆绑“按单提成”挖空心思让患者掏钱
按男博医疗的规定,如果患者进医院只是单纯做个检查,就只能算一个“挂号单”(又称“检查单”),“新媒体专员”从中可提成50元。如果“新媒体专员”发挥个人魅力,说服患者继续留院治疗,则只要患者在院消费金额超过400元,“新媒体专员”就可提成500元。
“消费才400元,提成500元,那医院不是亏的?”胡恒初次介绍提成规则时,记者一脸错愕。“这你就不懂了。”他一脸不屑地告诉记者:“400元只是区分挂号单和治疗单的分水岭,只要患者检查完留院治疗,不花个几千块医院不会让他走的。”
他的说法在记者从男博医疗获得的4月份报表中得到了证实:今年4月,在湖南永州市,男博医疗的“新媒体专员”促成一名患者在永州东方男科医院消费总计98000元。这成为男博医疗4月份“开发”力度最大的一单。
同时,他们从中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在男博医疗4月份的计划表中,仅第一小组的“挂号单”就达到了166人,“有效单”达到了121人。按照男博医疗制定的提成奖励规则,第一小组13人总计可获得提成68800元,加上2500元的底薪,人均工资约为每月7800元。
记者调查证实,男博医疗分别在顺天国际财富中心和华美欧大厦设有6个办公场地,雇请“新媒体专员”共计4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为男性。以400人规模的“新媒体专员”团队粗略估算,男博医疗在“新媒体咨询”的业务上,一个月光人力成本上的花销就高达数百万元。
而这些钱均来自被诱骗的男性患者,甚至是一些身体本无异样的健康男性。他们在医院花费成千上万元之后,往往连网聊对象是男是女都没弄清就被“拉黑”了。
【声音】
彻查医托和关联医院 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
“网络医托通常让患者加微信私下聊天忽悠,或者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招揽患者,这类方式非常隐蔽,增加了调查取证难度。”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副处长邓晓玲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工商部门管注册,卫生部门管医院,实际上对网络医托缺乏有效的监管主体和手段。”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惩罚网络医托的法律,亟待出台相关法规,让基层有法可依。同时,卫生、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需加强联动,合力打击网络医托和与其有利益关联的医院。
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兴起后,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涌现,百姓难以识别。“应对网络医托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要对与医托有利益关联的医院严肃追责,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小露建议,网络医托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如果构成诈骗,应当追究网络医托的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提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患者在网上问诊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的态度,尤其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推荐,有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