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敬平
就7月10日国航CA106航班在巡航阶段发生紧急下降事件,民航局昨日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因副驾驶在驾驶舱内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烟味弥漫到客舱,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民航局表示,此次事件的详细原因正在调查核实,如属实会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当晚国航发布消息,决定对涉事机组做出停止飞行资格、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7月14日 《新京报》)
建章立制,驾驶室必须禁烟。2017年交通运输部曾发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明确提出任何人不得在按照本规则运行的飞机上吸烟,这任何人当然包括机组人员。
虽然说,机组人员违规在驾驶舱内吸烟未必都会引发安全事故。但是,既然航空公司要求乘客不许抽烟,包括电子烟,那么对机组的要求应高于乘客。好在机组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没有造成人身伤亡的的重大安全事件。
国航就此发布消息,决定对涉事机组做出停止飞行资格、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见,国航对该事件查处速度之快,处理措施之严,值得充分肯定和支持。笔者举双手赞成的同时,依然心存忧虑,认为对涉事机组停止飞行资格,解除劳动合同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就此做到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从根本上对驾驶室禁烟。同时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形成高压红线,让人不敢违规,不愿违规,这才是治本之策。
谁不敬畏生命,就让谁禁飞。对这一事件,国航建议民航局在完成调查程序后,对涉事机组的从业资格做出处理,吊销其持有的飞行员驾驶执照无疑是明智的,也是理所当然的。把涉事驾驶员列入“黑名单”,取消其驾驶执照,永久禁飞,让其为自己玩忽职守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方能以儆效尤。
就目前来说,飞机依然是最安全的出行工具,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看到,由于是高空飞行,而且速度快,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是群死群伤,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否则,就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所以必须采取严密的措施,促进全行业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才能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确保飞行安全,维护航空信誉。而不能因人而异,更不能搞下不为例。
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不只是航空运输,所有行业都是如此,概莫能外。除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外,还需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人人都做安全纪律遵守者、守护者,对安全事故零容忍,才能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