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日前,福建漳浦县,一食品企业举办主管洗公厕培训。为显示厕所的干净,集团总经理将麻薯放在小便池中翻炒,并与员工一起吃下。她称,25年来每年都会对主管员工进行洗公厕的培训,在里面请大家一起吃饭。
(7月19日 《现代快报》)
百家讲:
众所周知,做饭炒菜应该在厨房,厕所再干净毕竟是厕所,而在厕所的小便池中翻炒菜,更让人感到恶心,听罢心里像打翻五味瓶,不是个滋味。这不但有违公序良俗,而且不卫生,违反食品卫生法,同时也是对员工的不尊重。
厕所小便池是用来撒尿的,而不是用来炒菜的。公厕小便池你再怎么打扫,难免都有细菌,必须进行专业消毒,才能达到卫生要求,而且是绝对不能用来炒菜的。请员工在公厕里吃饭,并且在小便池中炒菜,实在太过分了。此举是在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
企业可以秀卫生,但是如此炒作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企业精力用错了地方,炒作噱头玩错了方向,请员工吃饭走错了地方。如此“洗公厕培训”实在太臭了,有关部门应该叫停如此臭不可闻的“洗公厕培训”!——左崇年
“痰”:
7月13日上午,云南昭通镇雄县花山乡花山村燃起送葬的爆竹和烟花。逝者是周家的兄弟俩,哥哥12岁,小学五年级;弟弟10岁,小学三年级。三天前,两人到垃圾场旁的山坡上放牛时失踪; 两天后,遗体被从垮塌的垃圾里找到,已无生命体征。吞没兄弟俩的垃圾场位于村东山坳,天然形成的坑里堆着整个乡镇10年左右的垃圾,因体量巨大,村民称之为“垃圾山”。
(7月20日 《新京报》)
百家讲:
事发后,相关部门才意识到它威胁公共安全,垃圾场旁才立起了警示牌,上面写着:此处危险,禁止入内。我们想问的是:相关部门这么多年干什么去了?面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最需要、最正确的管理态度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宝贵的生命容不得亡羊补牢。
要让垃圾山不再夺命,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亟待破解。一方面,各地对待农村垃圾,要像对待城市垃圾一样重视,建立乡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并解决没有资金、没有队伍、没有设施的“三无”问题,既要随时倾倒,也要有常态化治理行动。
另一方面,去年中央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这一步也要快马加鞭,早点动起来,实现在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期待这些项目能在各地真正落地,以告慰那些在“夺命垃圾山”下的魂灵。
——何勇海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