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今天我当执行窗口接待员! ”

2018年07月25日 A02 :法治重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998

  由上海高院执行局与法宣处联合主办、徐汇法院承办的上海法院首场夏日决胜“执行难”体验式采访活动启动现场

  5名记者体验“法官约见室”法官接待工作

  带教老师指导本报记者(右二)在绿色通道窗口接待当事人

  岗前培训 本版摄影 通讯员 张超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你好,请出示你的号码单”、“今天来的人比较多,请按顺序排队,耐心等待一下”……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魏大众在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工作至今已有两年了,这些日常的窗口接待用语他每天起码要说上数十遍。

  2011年,徐汇法院创新执行管理机制,在全市法院系统中率先设立“执行事务中心”,推出窗口接待和现场办案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和执行事务集约管理,切实提升执行效率。

  正值夏日决胜“执行大会战”,昨天,在由上海高院执行局与法宣处联合主办、徐汇法院承办的上海法院首场夏日决胜“执行难”体验式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进这个全市首家执行事务中心,成为一名当班的“执行窗口接待员”,“浸润式”采访,零距离体验执行法官日常工作的繁忙与不易。

  岗前预演

  法官“真人秀”扮演被执行人

  “各位记者,欢迎你们今天来到我们徐汇法院,成为一名执行窗口接待员。”昨天上午9点半,岗前培训一开始,徐汇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庆就用这样的欢迎词拉开了一日活动的大幕。

  配合着专业的培训,参与体验的10名记者人手拿到一份“夏日决胜‘执行难’ 体验式采访活动”的培训手册,内页分别就活动方案、徐汇法院执行工作基本情况以及体验式采访培训材料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岗前培训的“必备科目”首先是要了解执行事务中心和执行法官约见室的运行机制及各窗口的功能。“我们的执行事务中心细分为10个窗口,集成5种功能。“执行事务中心向当事人提供执行立案、咨询接待、执行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将执行工作所需办理的程序性事项尽量一次性办完,让群众少跑路。执行法官约见室则是由每位执行法官在固定接待日与当事人面对面进行沟通,重点解决当事人‘找法官难’ 的问题。”

  介绍中,徐汇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副主任顾玉平还向记者做了“剧透”:“今天下午,在座的10名记者将分别安排到对应的10个窗口上,由各自的带教老师带领体验不同的岗位分工。”为了让记者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徐汇法院还在现场特别安排了一场“真人秀”模拟演练,由长期在执行一线的法官扮演一名因为不履行生效判决被法院冻结养老金的被执行人向执行法官“发难”,直观呈现窗口接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这样的场景一点都不夸张,有些被执行人可能过来就是带着怨气的,如何在面对面的沟通中进行情绪疏导,在法律上帮助释明非常重要。”结合模拟演练,顾玉平进一步就窗口接待工作中日常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做了列举,并向记者指明了处理方向。

  实战体验

  1个小时连续接待5人不停歇

  下午1点半刚过,执行事务中心的办事大厅内,已聚集了不少在此等候的当事人。

  记者和参与体验的其他同行跟随10名法官提早就位于执行事务中心的5个窗口及执行法官约见室的5个窗口。根据事先分工,本报记者被安排在了“绿色通道”专岗上,带教老师是徐汇法院执行法官魏大众。

  “绿色通道岗位主要负责对老弱病残、需要司法救助的权利人、涉民生类案件、以及群体性案件等紧急事项的办理。通过绿色通道,可以对这些案件优先立案、优先进行财产查控以及优先进行财产办理。”“开工”前,魏大众还不忘给记者抓紧“开小灶”。

  下午2点整,执行事务中心正式开启叫号。记者接待的第一名当事人是两桩民间借贷纠纷的被执行人,“你好,请出示一下你的号码单,以及相关证件。”当事人在窗口前一落座,记者就按照老师此前所教授的,首先就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进行了核实。

  “法官,我现在没有能力一次性履行,今天过来想分期付款。”记者迅速观察了一下眼前的这名当事人,言语不多神情中也有些腼腆,正在思考此类事务该如何办理时,这边,带教老师魏大众已熟练地打开上海法院执行管理系统查询当事人名下财产线索,光秃秃的列表中赫然显示此人确实没有能力一次性履行。

  “你告诉他,如果他确实没有能力一次性履行完毕付款义务,可自行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和解。”魏大众手把手教学,记者依样画葫芦,当场告知当事人“如双方已达成和解协议,再将方案提交给法院予以确认”。

  有了这样的初体验,记者对于窗口接待的流程也渐渐娴熟了起来。问询、接待、初步审查、倾听当事人诉说,在带教老师忙于制作文书和笔录的间隙中打打下手……可也就是这样清闲的工作安排,1个小时不停歇地接待5名当事人,也让记者觉得有些“头疼”。

  执行实效

  群众少跑路执行周期大幅缩短

  用执行法官这样高强度、快运作的工作节奏换来的,是执行效率实实在在的提升。“此前,我们执行了一起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有100名劳动者反映一家户外运动用品公司的老板跑路,该公司在郊区一个仓库内的货物遭到哄抢。我们马上通过绿色通道启动应急预案,当天就查封了该公司仓库内的货物。”顾玉平告诉记者,最终100名劳动者顺利拿到全额劳动报酬。

  “当初,我们在成立‘执行事务中心’的时候,一方面是想让执行法官能在第一时间与当事人面对面,同时也是想改变以往先立案后督查的传统做法,在执行前就依法进行督促、调解和财产查控的事务。”顾玉平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如今案件繁简分流实现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事务分类管理也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结合。“执行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徐汇法院立案庭法官殷唯青同样对这种改革之下的实效感触颇深。此前,殷唯青接待过一名当事人,他曾与上海某化妆品公司产生经济纠纷。由于疏忽大意,王先生未在财产保全期满前申请续保,化妆品公司的银行账户已经脱保,他担心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于是赶紧来法院执行立案。殷唯青说:“了解情况后,我在第一时间登记立案,随后无缝流转到执行办理窗口,决定启动绿色通道马上采取行动。”

  记者获悉,最终被执行人迫于执行威慑,主动联系王先生,当场支付了款项。“一站式服务让执行周期大幅缩短,更让申请执行人实实在在受益”,殷唯青说。

  数据说话

  2年半执结涉民生案近5000件

  在体验采访中,徐汇法院交出一份破解执行难成绩单。

  徐汇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庆通报,自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以来,徐汇法院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执行一线。

  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徐汇法院首次执行案件、恢复执行案件、保全案件共收案19509件,结案20099件,同期执结率103.02%。2016年至今,徐汇法院执结涉民生案件共计4831件,执行到位金额3.05亿余元。“今年,我们又与区社保局协调建立劳动报酬类执行案件欠薪保障机制,一季度已移送区社保局欠薪垫付案件35件,到位标的55万余元,成效明显。”

  徐汇法院还开展了打击拒执犯罪与规避执行专项行动。通过定期开展夜间执行活动,用足用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追究拒执罪等强制执行措施,严打拒执、反规避执行行为。2016年至2018年6月,徐汇法院共开展夜间执行18次,执行案件335件,执行到位金额355万余元;限制高消费8016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986人次,限制出境1141人次,司法拘留70人。2017年至今,共有6名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被判处刑罚或被立案侦查。

  徐汇法院院长吴金水表示,今年是决战决胜之年,徐汇法院专项部署“弘扬碧华敢啃硬骨头精神,全力决胜破解执行难决战”专项活动,将通过两黑一白专项执行行动,有序推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今天我当执行窗口接待员! ” 2018-07-25 2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