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健康体检跟疫苗一样,是很严肃的事。当体检者没有主诉,要求健康体检,作为医生,要平衡其中的关系,既要确保提供的建议不能遗漏,又避免给人带来过度伤害。这是非常难的抉择,但作为医生,再艰难都要做好平衡,帮助体检者做出合理的推荐。
国外体检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有主诉的体检,比如病人有发烧、感冒、咳嗽等显著症状,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另一种是没有任何主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体检,更多出于预防目的,有时候人们说体检其实大多指健康体检。
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美国、日本、新加坡的健康体检行业。
【美国】
体检前须前了解病史
侧重个性化体检项目
在美国,体检前了解病史部分非常重要,只有知道你的病史,才能去有的放矢地做体检。既往病史、生活习惯、家族史、服药史等,都是需要提前告知体检医生的。
比如,有乳癌家族史的人,需要提前考虑筛查乳腺癌。如果你有多发乳腺癌家族史,比如母亲,阿姨,姐妹,甚至如果同时有卵巢癌,就应该考虑筛查BRCA基因。如果有这个基因突变,就要考虑进一步的预防手段。这包括一些药物甚至乳房切除。
假如你什么病史都没有,医生需要做系统回顾。也就是说医生逐个系统,逐个症状去问你哪儿不舒服。如有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非常规检查。比如,在系统回顾中发现你有新出现的便秘等或大便形状改变,就需要做进一步大肠癌的筛查。所以,美国的体检是侧重个性化体检项目,量体裁衣。
避免盲目做大量检查
过度检查有五种风险
对于体检并不是检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因为盲目地做大量项目的检查可能会有风险,其中包括五种类型的风险。
◆筛查可能造成身体损害比如,放射科检查含有射线,它本身就是致癌剂; 有些体内的检查如内窥镜可能造成并发症。
◆筛查或造成假阳性结果就是说,你本来没病但是化验说你有病。这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焦虑,或因进一步检查造成身体损害。
◆筛查或造成假阴性结果
也就是说,你明明有病但没查出来。造成错误的安慰或保证。
◆筛查可能导致错误暗示比如,“正常”的胸片可能会让吸烟者继续吸烟。但是吸烟对身体的损害是潜移默化的,又是不可逆的。等你发现肺癌那就太晚了。
◆筛查或达不到预想效果比如,现在已经证明用胸片筛查肺癌是达不到早期诊断的。胸片上能看到的肺癌几乎已经不可治愈。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做体检在胸片上发现肺癌,几乎等于你提前几个月给病人发了死亡判决书。所以,选择体检项目一定尽量有科学依据,强调个性化,量体裁衣。绝对不是越多越好。
体检筛查“三类”疾病
优化习惯改变慢性病
美国的体检一般筛查三类疾病。一是癌症筛查; 二是传染病; 三是慢性病。
◆防癌筛查
包括女性乳腺癌、宫颈癌,乳腺癌主要用钼靶,宫颈癌用涂片,岁数大一些要加HPV检查。男性岁数大的人可以考虑前列腺癌筛查,这是男性发病最高的癌症。PSA检查,或者前列腺指检,超声等。
肺癌筛查是给那些长期吸烟的高危人群做的,正常人不需要做,而且只能用低剂量CT 来筛查。普通X光胸片筛查肺癌一般达不到早期筛查的目的的。
结肠癌用大便潜血或肠镜来筛查。肝癌用超声和AFP等来筛查。高发人群建议筛查,正常人不建议。
◆传染病筛查
传染病筛查现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年轻人,有多个性伴侣的,要筛查性病,像梅毒、艾滋、丙肝、乙肝等,这些性传播疾病病早期都没有症状,筛查很重要。
◆慢性病筛查
岁数大的人需要多做慢性病筛查,比如“三高”,心血管、消化道、呼吸系统、精神系统。慢性病的筛查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影响面广,而且它的干预效果好。也就是说生活习惯的优化很容易改变“三高”的现象。
【日本】
形成独立完善服务体系 满足各种需求健康检查
在日本,从临床医学分离出来的预防医学事业,已有60年历史。而其中的健康体检事业自诞生以来也已超过50年。据日本健康体检协会统计,日本当今每年接受健诊的人数达到500万人。日本健康体检事业历经长时间发展,已形成一套相对独立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基础的血液生化检测到高端的CT、PET-CT、MRI检测,先进的诊断仪器及健全的医疗系统,使日本成为世界癌症防治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日本健康体检的模式是社会体系完善、覆盖率高、立法明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进行各种各样的健康体检,几乎每个公民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了保证高质量应对,日本制定有对全身精密体检专科医生的认定制度,致力于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这也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划时代的尝试。
日本人的疾病结构随着生活方式的欧美化和老龄人口的增加而以非常短的周期变化,健康检查内容也按照这种结构变化进行应对和发展。从而,建立起了无论哪种疾病结构都能应对、满足各种需求的健康检查体系。
体检之前先要填写表格 整个过程均有专人引导
在关于“是否幸福”的国际调查中,日本人大多被归入“不幸”的一类。然而,日本却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人的长寿秘诀除了众所周知的清淡饮食和营养均衡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外,完善的医疗体检制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人每年都要做体检,尤其是超过35岁的日本人。
每年5月份左右,保健所会对每个人发出体检通知单,拿着通知单你可以到想去的医院体检,不方便去医院的,定期有体检车到你住的地方做身体检查。患病的老年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照顾,这也是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之一。那么日本每年的体检都会做哪些检查?体检的流程又是怎样的?
体检前先要填一些表格,表格内有一些提问问题。问题包括:你吸烟吗?你喝酒吗?你每两个星期运动超过30分钟吗?与同龄人相比,你的步伐是?与其他人相比,你的用餐速度是?你睡前两个小时内的零食次数每星期是否超过3次?你一个星期不吃早餐的次数是否超过3次?你是否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填好表格后,在等候区等待,被叫到的受检者会被专人带到更衣室更衣。然后进行抽血、X 光检查、腹部B超检查、胃肠X 光检查。由于日本的胃癌和大肠癌高发,所以体检中加入了胃肠X光造影检查!
这些体检过程都会有专人引导,也很注重受检者的私密性,医生都很亲和负责,所以体检过程显得比较轻松和谐,基本上让受检者没有顾虑而乐于接受体检。
【新加坡】
量身打造健康检查项目 需要时可作进一步筛检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增大,已经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无形“杀手”。人们罹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风险提高,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才来治疗或许已太迟,因此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提早发现问题至关重要。
新加坡的体检项目比较简单,在一般的诊所或polyclinics进行就可以,一般费用为40至70新元,体检报告可在3到5个工作日内领取,有些私人诊所甚至一天就可以拿到。
然而,这类体检一般只为了应付申请准证的最低要求,很多疾病是检查不出来的。例如,很多肿瘤的早期症状较难被发现,而体检医生一般都不熟悉病人的病史,所以一些早期的癌症很难被检查出来,医生也不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
与一般的诊所和 polyclinics 不同,医院的设备更加完善,所能够提供的体检也更加全面。好的医院还会针对受检者的个人健康需求,专门提供一系列量身打造的健康检查项目。
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需要,需要不一样的健康检查。有些人花了大笔金钱到医院健康检查,却查不出问题,后来却发现自己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可能就是因为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体检配套,结果查不出问题。
所以,医院会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医药史和家族病史量身定制,实现最优化的健康筛检,带给体检者个体化的健康体验。筛检结果会参考个人过往的健康趋势,以定制化报告的形式呈现; 内容完整,目标明确,并推荐恰当的生活方式和保健贴士,让体检者对健康感到安心的同时,也能受益于实用的建议。对于需要的人士,医院也提供一条龙式服务,让体检者在同个地点就可以进行特约门诊或进一步的筛检。
[本文综合自网易健康(北京)、新浪网、百家号、大风号、狐大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