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中国

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2018年08月06日 A07 :法治中国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5300

  □据新华社报道

  “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号令。

  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雄安新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一连串重大改革连续推出,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陆续推开,自贸试验区改革、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改革举措接续推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新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跃然如见。

  “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接续奋进,改革大业迈入新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如今已完成过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掀开中国改革新篇章:

  改革决心更坚定。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改革思想更明确。党的十九大总结过去5年历史性变革,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作出集中阐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根本成就,在推进改革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乘势而上、攻坚克难。

  改革方向更清晰。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就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出部署。

  改革脚步更有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面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158项改革举措。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改革这件大事牢牢抓在手中,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改革落实情况亲自过问,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崭新局面。

  改革开放走过40年进入深水区。面对改革攻坚要解决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困难和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发出号召:“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把准改革发展之脉。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时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谋定守正出新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三个“不能变”,进一步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会议同时提出,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

  再启攻坚突破之局。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首次亮相,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善为精准发力之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 对158项改革举措进行梳理,列明牵头单位、改革起止时间、改革目标路径、成果形式等要素,形成了未来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施工图”,立下“确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军令状。

  在一次次旗帜鲜明的对外宣示中,改革的决心愈加彰显。

  2017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

  言必信,行必果。聚焦利益掣肘的领域,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全面深化改革云帆遍挂、大潮奔涌: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相继推出,表明了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的鲜明态度; 关键领域的60多项改革文件全面出台,彰显着改革重点再聚焦,钢牙啃硬骨、重拳破沉疴的空前力度。

  “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部署布局更大、起点更高、勇气更强,全面深化改革呈现新气象

  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阶段,部署了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绘就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更对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接力探索、接续奋斗,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化十八大以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一幅更加瑰丽壮阔的改革宏图徐徐展开。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宪法修改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步。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修改宪法提出迫切要求。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明确提出了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必须贯彻的“四个原则”。这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一次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在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为这次宪法修改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如果说宪法修改是为更深远、更全面的改革部署奠定的根本基石,那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则是对制约各项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精准出击。

  2018年5月的最后一天,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整合了人社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部门相关职责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揭牌。至此,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的25个应挂牌的新组建或重新组建部门,全部完成挂牌。

  这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重大变革——涉及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超过80个,既横向统筹党政军群,又纵向统筹中央地方,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

  舆论认为,在这场机构改革大潮中,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向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奋进。

  从南海之滨到未来之城,放眼中华大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扩大开放的改革举措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抓紧筹备落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建立“一带一路”商贸和投资争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吸吮着40年改革开放积蓄的丰厚养分和过去5年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站上更高起点: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再推湖长制,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在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攻克深度贫困,正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直指一些地方出现的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

  何止是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的改革举措一个接一个: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形势;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精准出击,始终向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

  “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 改革,关键还是要真抓实干”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紧抓不放、挂牌督战,又对新的改革任务加速推进、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改革打开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实、难在落实,成也在落实。按照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区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重大改革纷纷落地开花——

  从上海开始,自贸试验区试点不断扩围,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2018年3月,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个方案,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这是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一步。

  抓改革落实始终是党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以此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落地生效:

  价格改革围绕“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的方向多点开花、纵深推进,既形成了顶层设计,又在医药、能源、交通、水电乃至景区、专车等诸多领域逐步放开,企业运行成本、政府管理成本、民众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产权制度改革把“有恒产者有恒心”写进中央文件,给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下“定心丸”。过去不到两年,全国有13万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结束后,改革督察持续发力。

  今年5月底,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环保督察“回头看”的利刃,刺破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诸多敷衍塞责的“落实假象”,而中央改革办组织的改革全面督察和专项督察,则从机制层面将方方面面抓改革落实的情况进行了“真实还原”。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改革办迅速组织对山东、黑龙江、四川、广东等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察,还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围填海管控办法落实情况、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落实情况等进行了专项督察。

  今年以来,新一轮混改试点深入推进,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重点举措初见成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对外开放主动提速。

  良好的改革发展态势和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得到世界积极回应。中国美国商会《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显示,74%的会员企业计划于2018年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改革的成效既写在中国经济的“颜值”上,也写在人民群众不断收获的笑脸上。

  2018年3月,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推动这项改革在各地落地开花,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7月,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继续审议通过《关于浙江等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中央层面解决的事项清单及工作建议》,从中央层面为基层改革探索制度和政策设计。

  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推动更多居民健康“守门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等一体化服务。

  ……

  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已经触手可及。

  2018年,党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156项任务。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断推深做实,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氛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7 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2018-08-06 2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