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一级警司、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等个人嘉奖,被评选为2010年度刑警803破案金奖……这些经历和荣誉见证了王晓波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到独挡一面的刑侦队长的华丽蜕变,回看十年刑侦路,王晓波走得格外坚定。
在脑海中预演千次抓捕计划
“做了十年刑警,我好像没有什么觉得很特别的案子可以和你分享了。”记者一走进王晓波的办公室,刚运动完的王晓波就告诉记者。确实,从2006年年底到2017年,在打击街面犯罪侦查的岗位上,王晓波奋斗了十年,他所经手的案子已经数不胜数了,每一次的抓捕计划都会在他的脑海里放映千遍。“唯手熟尔”,王晓波这样说。
2012年5月,普陀区桃浦、百丽、长征等地连续发生以两人驾驶摩托车对过路群众实施“抢夺金项链”的案件,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通过技术手段分析,王晓波和他的同事从两名涉案嫌疑人较为明显的衣着打扮和作案车辆特征入手,发现这几起抢夺案件都是相同人员所为。然而,虽然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大致身份,但是由于他们居住地不固定,抓捕行动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时间很紧张,根据经验,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离开上海,到时候再想抓他们可就不容易了。”王晓波虽然说着没有什么特别案件可分享的,但回忆每一起他经手的案件,他都如数家珍。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晓波眼看着破案“黄金期限”即将过去,内心十分焦急。
“我那天晚上睡不着,就想再去看看监控,寻找一些新的线索。”王晓波回忆道,“谁知这一看还真发现了新的线索!”
王晓波发现,一名犯罪嫌疑人去汽车站购买了车票,正准备离开本市。王晓波立即决定抓住有利战机,连夜召集队员开碰头会,进行详细的抓捕部署。那天,王晓波一夜未眠。
一定要人赃俱获
抓捕行动的每个细节,王晓波至今都记得很清楚:“两名嫌疑人很狡猾,他们先后上车,没有坐在一起,还假装互相不认识。”由于不确定两名嫌疑人的样貌,王晓波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打草惊蛇,不过有时嫌疑人一个无意的举动就能被精明的猎人捕捉到。王晓波和同事们通过一瓶八宝粥确定了两名嫌疑人的身份,并且立刻行动,迅速将两人控制。
然而,在两名嫌疑人的随身行李中并没有发现赃物。没有找到赃物就很难进行证据方面的认定,也称不上是一次成功的抓捕行动。
“原以为这次抓捕可能就只能到此为止,”说到这里,王晓波不禁微微一笑:“这个案子说起来还是运气比较好的。抓捕两名嫌疑人后,其中一个借口想要上厕所,我们觉得他的反应和行为有些异常,于是重新仔细翻找了一遍,终于在一名嫌疑人所穿的长裤内侧找到了被抢的8根金链子。”
好运只给努力的人
“好运”从来都属于努力的人,王晓波便是如此。从十年前的那个初夏开始,走访、排摸、永无休止的加班就成了王晓波工作的常态; 抓捕、审讯、永不停顿地出差也早已是他习惯的生活。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王晓波办公室总放着一条毯子和一个小行李包,包里是一个超大的保温水壶和一只充电宝。他戏称,有了这几样“宝贝”,就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伏击战。
在王晓波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区相关案件的破案率明显提升,这些年来他们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累计数十万元。“不要小看我们破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街面侵财类案!想一想,如果是我们的家人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该有多着急!”王晓波经常这样告诫探组里年轻的小伙子们。
回顾这十年的刑警生涯,王晓波说“痛并快乐着”。
“铁汉柔情”的王晓波坦言,其实自己也是普通人,执行抓捕任务的时候也会“怕”,但自己是警察,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