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一
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警示。
治安防范、交通管理、健康生活、遵纪守法、生产安全,禁毒、防暴、反邪、消防、廉政等等,哪一样离得开警示?
警示,就是“亮红灯”:在红灯面前,滚滚车流,Stop!汹涌人潮,Stop!若要“一意孤行”,那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
警示,就是“亮底线”:做人做事的起码要求叫底线,如果连底线都守不住,那定会乱套,国将不国,人将不人;警示,就是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指示得明明白白。易中天教授曾惊呼:“中国人最缺的是底线”,那就通过警示,把“底线”找回来!
那么,警示由谁来做?当然,各条线可以“百花齐放”,但还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官方的、民间的,齐心协力,大张旗鼓地一起做。说到“民间”,有人或许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然而,笔者要在这里“警示”大家:切切不可小觑了民间的力量!
上海有个隶属于“上海慈善文化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拥有20多名演(编)职人员的“上海市警示文化快车艺术团”。近15年来,这个有着“上海乌兰牧骑”之称(也有人称之为“文化大篷车”)的民间艺术团体紧随时代脉搏,以警示文化活动为业,制作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网络传播作品,自编自演自导戏曲、歌舞、小品、评书、独脚戏、滑稽小戏等千余个文艺节(剧)目,沪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演出在他们自己搭建的舞台上轮番上演。诙谐幽默的台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原本简易的舞台顿时生动起来,吸睛无数。这些节目以新颖的艺术表演形式,巧妙地向市民呈现、解析社会上形形式式的骗局,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防骗防邪。如:《原形毕露》、《红烧肉的故事》、《芝麻官审邪记》、《毒邮包》、《日遭三险》 等,内容涵盖各行各业,深受观众们喜爱。他们每天乘着集音响灯光、舞台背景为一体的流动舞台车,入社区,进校园,到田头,去部队,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分别开辟社区专场、老人专场、部队专场、高校专场、中小学专场、外来务工人员等专场,栉风沐雨,不辞劳苦,开展警示文化展演活动。
由于警示内容下接地气,上合“主旋律”,15年来,这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拥有全套软硬件设施的身经百战的精英团队,从上海到全国,深入到数千个社区、广场、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场场爆满创佳绩,处处建功留精彩,先后获得文化部第二届文化创新提名奖; 中心也因此被上海市政府评为第三届上海市“慈善之星”;他们出色的业绩,多次受到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嘉奖。中心的创始人、领军人物郭如昌先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活动策划人”……
警示文化已成为沪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素质,匡扶社会风气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当然可由政府直接操作,但政府机构人员有限,新的政策和导向很难以一种常态传播的方式持续推广,再加上人员变动、机构调整不定等诸多因素,这些公益项目很容易成为从文件到文件的“抽屉式”传达……所以,这个项目还是以民间为主操办好。在这方面,“上海乌兰牧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警示文化方兴未艾。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添一把火,把警示文化的炉火烧得更旺。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