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新生代“说走就走”折射一种失范的职场文化

2018年08月14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31

  □汪昌莲

  近日,一则关于“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调查报告引来网友热议。近年来,随着90后甚至95后步入社会,在这些职场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离职的案例似乎越来越多。“说走就走”的背后,是源于他们的草率冲动或个性使然,还是因为年轻给予了他们更充足的勇气,更多元的选择?(8月10日中国新闻网)

  离职,在当今职场新生代中已是司空见惯。特别是90后甚至95后,似乎更给人留下了“一言不合就离职”的印象。调研报告显示,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近七成时刻准备离职,超五成“说走就走”,不满3年就跳槽。职场新生代频繁离职,这固然同薪金未达到预期有关,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相比西方国家、甚至印度,中国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明显偏低。可见,员工职业“忠诚度”低,流失率高,仍然是企业必须面对、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离职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一个行业内的人才是流动的,就说明这个行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需要源源不断活水来。但问题是,国内职场新生代离职过于频繁。

  一份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数少3至4年。离职已经成为一种“职场文化”,不仅仅因为“忠诚度”缺失,更因为国内许多门类人才严重短缺,企业为了迅速招兵买马,便加入了“价格大战”,导致人才“光速流动”。

  所谓“价格大战”,就是企业给员工加薪。其结果是,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但回报没有增加,企业的团队能力也没有提高。人才争夺的价格战,一再加剧企业内部薪酬体系的紊乱,同工不同酬留不住人,建设企业文化无从谈起。更尴尬的是,当别的企业给出更高薪水,这些冲着加薪来的人会再跳槽。可见,职场新生代频繁离职,引发了企业的内部危机,在这个连锁反应中,企业是肇事者,也是受害者。

  因此,新生代“说走就走”,是一种失范的职场文化。这显然值得企业反思。员工的职业“忠诚度”,与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等有关,并与企业重视和关心员工的程度成正比,薪酬仅是其中一个方面。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员工为根本,最大程度地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公平、合理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而不是把员工看成被管制的对象,视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机器。

  企业文化不单单是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福利待遇有多高,更多的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尊重程度。同时,对于员工而言,不是不能离职,但不要因为过份计较薪酬,而成为职场“跳蚤”,以致浪费自己职业发展的宝贵时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新生代“说走就走”折射一种失范的职场文化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