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
又逢暑期租房旺季。在一些热点城市,每年七八月份,租房需求大量释放都会将房租推至季节性“波峰”。然而,今年这一波房租涨势比往年更“凶猛”。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调查了解到,伴随一些大型住房租赁企业加速布局扩张,部分地区出现机构为争夺房源哄抬租金、高价收房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区域租金。
根据链家旗下贝壳研究院数据,今年7月,一线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三地住房租金环比均上涨; 二线城市中,南京、济南等地住房租金环比涨幅较为明显。而据一些市场机构统计,今年7月部分热点城市热门区域房租同比涨幅已接近20%。
记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走访发现,住房租赁企业为争夺房源,已经打起了“价格战”,不少房源被他们收入“囊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等专家表示,今年以来热点城市住房租金上涨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方面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住房租赁行业,租赁企业急于扩大规模,通过抬高租金抢房;另一方面,这些租赁企业从房东手中收购或承租房源后,成为超级“二房东”,把一些中低端房子装修改造成中高端房子后对外出租,这类型房源的占比激增,带动了租金上涨。
“实际上,各地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对住房租赁企业融资一直是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一位金融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但在资本的推动下,部分租赁企业不断做大,出现了恶性竞争,这是把好“经”给念歪了。
一些长租公寓企业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可观的收益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吸引投资者的首要条件,这让租赁企业有了提高租金的动力。
此外,一部分住房租赁企业定位于互联网公司,带有流量经营思维。而要成为高估值的互联网巨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惜代价达到市场垄断地位。
当前,热点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群体通过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从民生属性看,租金的重要程度要大于房价,政府应加强对租金水平的管理。”刘洪玉说。
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虽然目前住房租赁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7%左右,对租金上涨的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但预期引导很重要。
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在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立法。金融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资本进入长租公寓领域的监管。同时,应发挥国企的引领作用,鼓励他们进入房屋租赁市场。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