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9月,是开学季,申城校园洋溢着温馨,传递着正能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各校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让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们都收获满满。
长宁区
这些学校来了群“特别的老师”
开学季,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传递司法的温情,教育学生成为守法律、懂安全的好公民,受长宁区教育局邀请,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法院)走进校园,开展“开学法制第一课”专题活动。
开学首日,“法官妈妈”徐叶芳早早地来到乐乐住处的门口。乐乐是长宁法院长期关心帮助的一名困境儿童,在2013年的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曾遭父母遗弃,近日乐乐的母亲被追究刑事责任,正面临“小升初”关口的他遭遇居无定所、学籍难保等一系列困难。
法院先期及时介入,在长宁区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乐乐暂居区敬老院,同时为乐乐解决就学难题,并在开学第一天,安排徐法官护送初中新生乐乐上学。
在乐乐开始享受他的初中生活的同一时刻,长宁法院法官顾薛磊正在泸定中学开学典礼上为全体师生献上《学习新宪法,快乐齐成长》 专题讲座。他从大家最感兴趣的宪法宣誓仪式切入,通过介绍需要进行宪法宣誓仪式的情形、宣誓仪式流程和宣誓内容以及仪式背后的含义,讲解宪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以自己的人生故事教育师生认真学习宪法、自觉尊崇宪法,树牢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成为法治社会中守规矩、善用法的好公民。近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之时,师生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三位青年法官助理则受邀分赴长宁区三所中学,就孩子们如何防范和应对身边的校园生活风险“传经送宝”。
在复旦初级中学,预备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 就是由长宁法院法官助理陈立为大家讲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和处置。他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互动问答、多媒体放送、现场演示等方式,增强了孩子们对意外伤害风险易发点的认知和遵章守纪意识,强化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在天山第二中学,法官助理许思思为该校全体初二学生作《校园欺凌,要勇敢说“不”》 专题教育讲座,她结合大量鲜活案例,运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激励孩子们勇于对抗校园欺凌、教授孩子们远离诱发校园欺凌行为的错误观念和认知、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并传授了应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行为的正确方法。
省吾中学的开学第一课围绕“依法治校”的中心,以“心中有规则,行为定方圆”为主题,开展法治校园的宣传宣讲活动。法官助理温欣为全校师生作《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办?》专题辅导,告诫孩子们认清法律“红线”,并针对学生如何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保护自己免于校园欺凌、学校教师如何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分别予以讲解。
虹口区
“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
开学前夕,虹口区“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戏剧进校园”项目学生版话剧《青春之歌》 公演暨2018学年“开学第一课”在上海市虹口区工人文体中心剧场举行。
据介绍,虹口区“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自启动以来,“戏剧进校园”项目已先后推出《东方之舟》 《赤子之心》 和《黎明之前》 三部以红色历史为主线的原创大戏,以及区委宣传部指导下的文教结合版《鲁迅在上海》。虹口教育始终坚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高中生美育课程的丰富性探索。
2018年,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袂打造学生版话剧《青春之歌》。这部剧以学生运动为主线,讴歌了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历史时期中林道静等这些觉醒和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是一部重温红色历史,蕴含着强烈爱国主义热情的作品。作为虹口学子的2018秋季开学第一课,全区近2500名中学生观摩了演出。
其他学校也以不同的方式响应区教育局“践行绿色生态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彩虹计划”。如鲁迅初级中学就举行了“新征程,新梦想,新青年”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暨《初中生鲁迅文学读本》 首发式。通过推广《初中生鲁迅文学读本》、鲁迅经历分享学生论坛以及鲁迅校本微课等形式,学习传承鲁迅文化、鲁迅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在结合百年“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同时,做到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促进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追求卓越,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普陀区
“行走锦绣河湾读懂一带一路”
2018年新学期伊始,普陀区教育局制定了“行走锦绣河湾 读懂一带一路”——普陀区2018年中小学生“锦绣河湾”主题教育专项活动方案,在去年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将时空范围进一步拓展,围绕“一带一路”设计30条研学河流,小学以“环河花开,乐游河湾”为主题,初、高中以“赞咏开放,行走中国”为主题,通过线上下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挖掘市、区乃至全国40年来改革发展的轨迹和故事,体悟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通过文化考察、场馆体验等,树立国家自信、文化自信。
截止目前,初高中学校开展外省市研学旅行共计34项,如,桃浦中学走近壶口瀑布,探寻黄河之魂; 晋元高级中学走近江苏,考察苏北灌溉总渠和黄河故道; 恒德小学、铜川学校、同济二附中、桃浦中学纷纷走近贵州天眼和黄果树谱图,感受科技前沿的魅力; 普教院附中深入伊犁河,重走丝绸之路,品味壮丽山河; 洛川学校研学赤水,重温光辉历史,读懂“一带一路”; 甘泉外国语中学行走湘江,探寻伟人足迹; 真北中学漫步丽水江边,感受自然交融之美; 北海中学走近徽州,寻访大美中华; 长征中学品味秦淮风韵、传承文化基因,循红色足迹,开启长征新征途; 朝春中心小学走入常熟沙家浜,红色寻根学传统; 万里城实验学校行走西安古城墙下,体味丝路古都魅力;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走近华夏文明发祥地,体悟锦绣中华; 沙田学校、上师大二实验纷纷走入钱塘江,咏赞改革开放40年; 宜川附校以母亲河长江为研究对象,开展魅力中国长江“行”; 晋元附校走进嘉兴,访踪红船。
除外省市研学外,各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寻访普陀苏河,如,新普陀小学来到上海文明发源地探秘河湾,寻根筑梦,共话长江之美; 洵阳路小学、玉华中学、真如三小、桃浦中心小学、金洲小学等开展“我眼中的苏州河十八湾”活动; 中远实验立足校情和生情,组织学生探寻“三湾一宅”的前世今生; 曹杨实验探寻苏河水脉,了解今昔巨变等。
此外,区教育局针对30条研学河流进行了网络课程开发,为小学和初中年段开展网上研学提供便利。据统计,共计40437名普陀学子借助网络开展“锦绣河湾”线上学习,并将研学成果,如手绘地图、手绘明信片、观影微语等进行个性化地展示。
高校
听民警讲真实案例筑牢“防护盾”
除了中小学,沪上不少高校也陆续开学。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一科民警就深入高校,向高校师生们讲述了个人隐私泄露、通信工具被安装木马所造成的现实危害。
活动现场,文保网安民警通过摆放展板、播放典型案例视频、发放宣传册、解答学生咨询、采访现场学生互动等形式,宣传预防网络电信诈骗、辨别网络虚假信息、抵制网络谣言等常识,提醒广大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安全使用网络。并呼吁同学们把网络安全知识带回家,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发动全民共同参与,做到安全用网,文明上网,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其间,民警还结合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就个人隐私泄露、数据丢失、被安装木马软件、被盗取个人资料信息等危害进行了讲解,并就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知识进行了宣传。
1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讲座,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李同学表示,身边就有同学被骗过,如果早点接受这样类似的安全宣教,或许就能避免。刘同学称,没想到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细节坏习惯,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回去一定和家人朋友多关照,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据了解,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民警还将陆续走入更多高校进行相关宣传。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