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综合

“全天候”“无遗漏”

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安全监管

2018年09月18日 A05 :法治综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236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未来一切的交通、城市治理、安全都需要有新的思想和技术来引领,上海会成为真正一流的城市。”在昨天开幕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这样看待未来的城市安全治理。而通过参观大会展示区,记者发现,在交通执法、食品安全、火灾预警、环保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科技已经逐渐应用于上海的城市安全治理。当8000辆乃至更多的出租车加装具备智能识别交通违法并固定证据的“智眸”; 当数以万计的餐厅后厨,装上具备智能识别违反食品安全条例的“天眼”,上海的执法机关也将被赋予“全天候”“无遗漏”的监管能力,构筑更完善、可靠的城市安全体系。

  “智眸、声纹”助力交通执法

  在上海,随着智慧公安建设的推进,已涌现出诸如“多合一”电子警察、“天眼”系统、“上海交警”APP  违法行为拍摄上传功能等网络化、智能化科技成果。而由北京问泰科技开发的“智眸”交通视频大数据分析系统,则将智能抓拍交通违法行为的理念,下沉普及至更多车辆。

  “智眸”系统集成于汽车驾驶舱内的后视镜上。据介绍,“智眸”的基础工作原理应用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使其可对车辆外形、车道、车牌、行人进行高精度识别,以达到智能辨识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功能。搭载“智眸”系统的汽车,可在行驶途中对其他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智能取证,并自动上传至交警部门以供处理。

  据披露,目前问泰公司已与上海大众出租公司合作,在全市8000余辆大众出租车上加装“智眸”设备。而本市部分区交警支队也计划试点接入“智眸”数据,开展取证执法。

  对于汽车违法鸣号的执法监管,此前有执法人员反映,噪音污染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而科大讯飞研发的车辆鸣笛智能抓拍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违法行为后续追踪问题。

  系统采用麦克风陈列技术和深度学习降噪技术,实时、精准定位声源的方向,有效进行声音处理和车辆“声纹”识别,将声源信息标注到实时采集的图像和视频上,形成可视化结果。此举为鸣笛抓拍取证提供了有力依据,进一步助力提升执法人员工作效率。

  据披露,目前科大讯飞已与安徽合肥当地交警部门开展联合试点,运用车辆鸣笛智能抓拍系统开展执法查处工作。

  让“明厨亮灶”变得更智能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明厨亮灶”是食药监部门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将全市上万家餐厅、食堂后厨的监控画面接入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全流程进行可视化监管。但“明厨亮灶”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如何高效、精准地审察如此海量的视频内容,成为新的监管问题。

  上海仪电溯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科技加入“明厨亮灶”工程。通过智能摄像头,可对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的人员进行“人证合一”识别,避免不具资质的人员进入;对于食品生产流程,智能摄像头可以高精度识别诸如厨师不戴帽子、口罩、抽烟等不利于食品安全的行为,甚至还能识别有无老鼠出没,并将识别结果实时提醒市场监管人员,有望成为监管者的智能“天眼”。据披露,这套智能设备将在黄浦区日月光商场部分餐厅开展试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5 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安全监管 2018-09-18 2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