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蕾蕾 整理:林可依
蕾蕾和许杰的婚姻是形势所迫。因为父亲病重,她想让父亲安心地走,便手忙脚乱“抓”了一个许杰,匆匆完成了婚姻大事。
因为是契约婚姻,开始她并不懂得珍惜。但在许杰的精心呵护下,她慢慢懂得了许杰的好,也懂得了自己身为妻子该担负起的责任。她也开始用心地为这段婚姻付出。两个人的感情越过越好,日子慢慢过出了甜蜜的味道……
父亲病重,我急着结婚
我和许杰的婚姻,常常被朋友们调侃为契约婚姻。
确实,当初和许杰结婚,我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相识仅仅几个月,我们就领了结婚证。对我们的未来,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也从没有想过万一我们不合适,今后该怎么办?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要赶快结婚,而许杰各方面条件都还不差,所以便手忙脚乱地“抓”住了他。
其实,在和许杰认识之前,我有一个男友,两个人的感情也还不错。如果不是父亲突然生病,也许我最终嫁的人就会是他。
我父亲是在2005年的5月份被查出患了肝癌晚期的。当时医生说得很清楚,像他这种情况最多还能活半年。其实我父亲自己也是医生,所以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病的严重性。当同事问他能为他做些什么时,他只是很淡定地回答什么都不用做了。
看着父亲井井有条地安排自己的后事,我的心里异常难过。从小,父亲就特别喜欢我。我几乎是在一种放养的状态下长大的,他从来不对我提什么要求,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幸福、快乐。
我一直无忧无虑地长大,从来不知道痛苦是什么味道。但这一刻我却有了深深的体会。我想留住父亲,却又无能为力。痛哭之后,我忽然有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念头,我要结婚,立刻马上,要让父亲在离开之前亲眼看到我披上婚纱。
我很快打了电话给我的男朋友,提出要和他马上结婚。他的声音听起来很惊讶,对我父亲的病情他表示了担心和慰问,但提到结婚他却显得十分犹豫。他让我再好好考虑考虑,说这种事情不能草率行事。
我当时只冷冷地回了他一句:我只问你一句,到底结还是不结?男友还是纠结。我立刻抛下一句:“那我们现在就分手。”
挂了电话,男友的电话很快就来了,可是直接被我摁掉。他再打,我再摁。
就这样,我真的和男友分手了。很多人都说我这个人性子倔,一根筋,就这样和原来好好的男友分手了。可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我必须让我爸看到我把婚结了,这样他才可以安安心心、无牵无挂地走。
相识三个月,就缔结婚约
因为一心想着要马上结婚,而身边又没有合适的对象,我便想到了征婚。
我很快上了网,找到一个口碑不错的婚恋网站,缴费登记。记得当时缴纳的费用是100元,我还是开口向我父亲要的。我和他说,我要给你找个女婿,让你开开心心地走。我父亲居然就真的把钱给了我。时至今日想起来,我依然会泪流满面,这就是父亲对我的爱吧。从小到大,他都由着我、宠着我,只要我想做的事情他就全身心无条件地配合。
很快反馈信息就来了。看到许杰的资料,我觉得这个人看上去条件还不错,蛮适合的。
许杰是一家IT公司的程序员,当时是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的。自己也在上海买了房。照片上的他,斯文、老实,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于是,我和许杰相约见面。
我没想到,第一次见面,许杰竟然带来了所有的个人资料。身份证、毕业证书、房子的产权证,他说只想证明一下自己是真诚的,是想实实在在地找人谈恋爱、结婚,不是骗子。我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因为他的诚实。
我也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我说主要是为了重病的父亲才相亲准备结婚的。我和他把话说得很清楚,如果相处合适就要马上结婚,因为我要赶在父亲走之前完成这件事。如果他不能接受,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没想到,许杰却爽快地一口答应了。看着这个和我一样一根筋的男人,我的心里忽然有点异样的感觉。
因为彼此都把话说得很明,所以我和许杰谈恋爱就少了许多套路。我在他面前从来不介意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会装出那种小鸟依人的模样,更不会刻意掩饰自己,有什么都是直来直去,呈现的完全是真实的自己。而许杰却出乎意料地包容我,理解我,从不挑剔我的言行举止,我们就像相识了许久的恋人一样,真实、自然,却相处舒服。
就这样,我和许杰谈了三个月的恋爱,彼此都觉得很处得来,便去办理了结婚登记。
婚礼定在11月的中旬,正是医生给父亲判死刑的界限。婚礼办得不算豪华,因为时间紧迫,没有搞得太复杂。但那天当我穿上洁白的婚纱时,我还是激动地哭了。父亲已经病入膏肓,根本没有精力去饭店出席我的婚礼。婚礼前,许杰陪着我一起去了医院,我特意穿着婚纱,许杰是一套黑色西装。我对父亲说:“爸,我今天出嫁了,你开心吗?”父亲躺在病床上,艰难地伸出手,先是抚摸着我的婚纱,然后又颤抖着将我的手放到了许杰的手里。虽然已经说不动话,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把我后半生的幸福都交给了许杰。
我悄悄地拉了拉许杰,平时不善言辞的他,这时却动情地对父亲说:“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蕾蕾的。”父亲点着头,眼角流下几滴浑浊的泪水。
和他在一起,我有种安全感
婚后没几天,父亲便去世了。我没有过度的悲伤,只感到安慰。因为我终于赶在父亲去世之前嫁人了。
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说实话,我根本没想那么早要孩子。孩子的突然到来让我措手不及,我甚至想过要去流产。但是许杰却显得非常高兴,他极力说服我把孩子生下来。他说孩子迟早总是要生的,现在孩子来了就证明他和我们有缘分,当然要了。
这突如其来的母亲身份让我一时难以接受,并很快有了抑郁的倾向。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踏实,每天上班也没心思,一想到肚子里的孩子就郁闷不已,还把一腔怒气都撒到了许杰身上。如果不是他,我就不会这么早有孩子; 如果不是他坚持要留下这个孩子,我还能和闺蜜一起玩。
我讨厌许杰,每天都不给他好脸色,还经常和他作天作地,今天想吃这个,明天又想吃那个。一会儿肚子痛,一会儿又说腰酸得不行。总之只有折磨他,才能排解我无处释放的火气。
但许杰依然一贯的好脾气。我想吃什么,他二话不说马上就去给我买。哪怕是深更半夜,我突发奇想要吃葱油饼,他也会立刻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跑了四、五条街去给我买到了。
他本来不会做饭,可是我怀孕后一闻到油烟味就想吐,于是他又突击学习,很快就变成了下得厨房的居家好男人。那时候,我特别想吃蛋炒饭,他就天天给我变着花样地做蛋炒饭,加各种配菜、各种调料,毫不夸张地说,我当时至少吃了几十碗蛋炒饭,以至于到现在一看到蛋炒饭就想吐。
他本来工作就很辛苦。但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做完家务,还坚持帮我按摩。因为我说腰酸背痛,他就轻轻地在我背上、腰上用手来回地按揉。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我的心情也变得好了些。毕竟,谁都不好意思去凶巴巴地对一个温柔对待自己的人吧。
女儿出生时,许杰问医生的第一句话不是“儿子还是女儿?”而是“我老婆没事吧。”把几个小护士羡慕得,遇到我就夸找了个好老公,此生无憾了。
我听了偷偷地乐了,此前我只想着完成一件人生大事,好了却父亲的心愿。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还算幸运,没找错人。虽然说不上对许杰有多爱,但他对我的包容、付出和珍惜,却让我有一种很踏实的安全感。
契约婚姻里,我却遇到真爱
我的生命里一下子多出了两个人,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从小任性惯了,现在却要为人妻、为人母,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幸好,许杰一直都对我呵护有加,还主动帮我带女儿,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我坐月子,是我母亲来帮忙的。一方面许杰的母亲在老家,过来不方便,另一方面我以前和她接触得少,除了结婚时见过一面,直到女儿两岁我才第一次跟着许杰回他老家,所以和她不熟悉。但我母亲并不擅长照顾人,她自己原来也一直是被我父亲照顾的那一个。
许杰知道这点,所以他每天总是尽量早点赶回家,帮着给孩子喂奶、把尿。晚上,只要孩子一哭闹,他马上就惊醒了,主动起床管孩子,让我母亲多睡一会儿。
以前,我母亲并不怎么喜欢许杰,觉得他是外地人,而且又有点木讷。可是,一个多月的近距离接触,我母亲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她说许杰会疼人,做的比说的多,踏实可靠,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我父亲的影子。她还叮嘱我,以后再也不能耍小孩子脾气,要和许杰好好过日子。
女儿渐渐地长大了,许杰更是对她疼爱有加。用女儿的话来说,我们家我是老大,她是老二,许杰是老三。确实,许杰在家总是把我们娘儿俩排在前面。我脾气不好,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像个炸药一样一点就着。许杰从来不跟我争,看我发火,他就一声不吭,等我平静下来再跟我好好说。
对女儿,他更是关心,平时会经常询问女儿在学校的情况,并因势利导,教给孩子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今年女儿小学毕业进初中了,进入了青春期,他也会提前和女儿讲解女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应该注意的事项。
我开始慢慢收敛自己的脾气,尽量向许杰展示自己温柔的一面。许杰婚前独自生活,饮食上不太规律,所以胃一直不太好。我就经常做些有利养胃的菜给他吃。晚上即使他回家再晚,我也总给他留着热菜热汤。每天早上我也都会精心准备好早点,让他带到单位去吃。许杰父亲早逝,还有一个姐姐,他母亲一直一个人单住。我知道许杰牵挂母亲,所以每年我都会抽出时间,陪着许杰、带着女儿,和他一起回老家探望他母亲。
虽然我和许杰的收入都不高,生活水平很一般,但是我很喜欢我们现在这个家。和许杰在一起,我觉得很温馨。偶尔回想起当初自己的任性,我觉得很庆幸。一段仓促间成就的婚姻,竟让我找到了对的那个人。
手记>>>
婚姻是两个人彼此付出的过程
契约婚姻,是韩剧里经常出现的桥段。当然,那只是影视剧,看看一笑而过便好。真正放到现实生活中,恐怕很少有人能接受,毕竟风险太大。
蕾蕾的大胆却让人敬佩。只因为她对父亲的爱便仓促间把自己给嫁了。这样的婚姻其实是充满未知的。
幸而她遇到了良人。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两人在婚姻中的互相付出和扶持。婚姻要想长久地稳定下去,还是要靠两个人的用心经营,付出真心。就连契约婚姻都可以最终取得圆满结果,为什么很多曾经相爱的夫妻最终却会走向婚姻的尽头呢?其实,婚姻本来就是两个人合作的过程,互相迁就、彼此磨合、尽可能地宽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心实意地彼此相对,甘愿为家庭付出,才会最终收获美满的婚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