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慧
本报讯 法律职业共同体应该如何构建?各个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如何配合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9月22日,“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高峰论坛”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召开。与会人员就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如何培养、构建、配合、监督等问题展开研讨,并对当前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此次论坛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实践。
主题报告阶段,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晓川就法官审理权和律师代理权的行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他建议在立法层面明确共同体相互关系的条文; 制定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行为规范; 成立法律职业共同体学会性质的学术组织; 进一步完善法检部门聘请学者和律师为特约咨询专家的制度; 重视和规范个案中专家意见的问题。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唐墨华对法官与律师关系进行了检视并提出重塑建议:改善制度环境,优化激励机制,构建职业共同体,让法官和律师可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互信互重。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副教授王彩萍提出了构建互助共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暨《法官法》 等八部法律修改实施的建议。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教授侯怀霞则对面向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