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法治剧焦

法院执达员被“推定”为阶下囚

2018年09月28日 B06 :法治剧焦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637

  乌脱罗是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滨海布洛涅的郊区小镇。今天,乌脱罗因为一个凄凉的缘由闻名于世,那就是2001年开始的“针对儿童性侵犯案”。20余人因这个事件受到指责,整个法国群情激奋。几年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证明是无辜的。很多新闻、文学作品据此揭露了法国司法系统的失灵。

  《推定有罪》

  导演:樊尚·加朗格编剧:樊尚·加朗格主演:菲利普·托雷顿 瓦拉底米尔佑丹诺夫 诺埃米·洛夫斯基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上映日期:2011年7月12日片长:102分钟剧情简介:

  电影讲述了阿兰·马雷可的困局——这是根据一件真实案例改编的:2001年,预审法官乌特尔以涉嫌重大儿童性交易案的理由,下令逮捕了阿兰等十几位嫌疑人,但嫌疑人对此拒不认罪。此事令这些无辜的人生活忽然堕入地狱,他们的人生和人际关系被这桩案件弄得支离破碎。影片以阿兰的视角入手,重现了这件法国司法史上的著名冤案,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公正、不人道的司法体系。

  乌脱罗案源于乌脱罗当地社会服务人员的发现:米亚姆和蒂埃里夫妇与他们的孩子发生乱伦行为。在遭到指控后,这两名成年人承认他们的两位邻居也参与了这一行为。负责本案的法官在看过检察官的预审报告后,认为这涉及一个恋童癖行为的网络。除了之前提到的两对夫妇,他另监禁了14名有牵连的嫌疑犯。一场可怕的诉讼由此开端……

  本片主人公阿兰·马雷可住在距乌脱罗30公里的村庄。涉案的孩子与阿兰的大儿子是同学。其中一个涉案的孩子恶意检举了他身边的几乎所有成人,其中就有阿兰。这个孩子的话得到其母含糊其辞的确认,检察机关于是找到了担任法院执达员的阿兰。一场漫长的受难史由此揭开帷幕。

  在被关进监狱以后,阿兰曾得到承诺说很快会被释放,但这个承诺迟迟没有兑现。8个月过去了,阿兰尝试过一次服药自杀,接着他的妻子获得自由,而他仍然在监禁中。在一年半的徒刑尾期,阿兰决定绝食抗议。2005年,刑事法庭最终宣告阿兰无罪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乌脱罗案被爆出之际,绝大多数媒体都相信嫌疑犯是有罪的。但很多记者只是基于起诉声明和检察官的信息得出结论,很少有人尝试自己做调查。阿兰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当媒体的标题定名为《乌脱罗的恋童网络》 时,是不是比《监狱中的无辜者》 更好卖?”

  重获自由以后,马雷可出版了自己在被监禁时期写下的日记,《我的司法错误编年史:一个乌脱罗案的受害者》。正是看了这部著作,导演樊尚·加朗格决定将乌脱罗案拍成电影。

  樊尚·加朗格并不打算在影片中讲述乌脱罗案的始末,他只想聚焦于阿兰,这个置身于错综复杂事件中心的人物。正因为此,在剪辑的时候,好几段说明性的段落被剪掉,以使电影更为精炼。阿兰对影片也表示认可:“《推定有罪》 并不奢望探讨整个乌脱罗案,而是试图呈现,一个生活得规规矩矩的个体如何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如何从一个受人尊敬的体面男人沦为对儿童的强奸犯,以此引起观众的反思。”

  影片的名字《推定有罪》,意味深长地概括了阿兰悲惨经历的由来,他甚至不曾受益于每个嫌疑犯都拥有的无罪推定权利。当事人这样解释道:“乌脱罗案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教学案例,所有基本的法律原则在这里都遭到嘲弄和颠倒。可以说,在乌脱罗案中,甚至不存在有罪推定,而是一上来就被断定有罪。”

  其实一开始,阿兰并不赞成将他的故事搬上银幕。最终导演说服了他,而且该片的制片人保证,阿兰有权全程参与影片的筹备和拍摄,并可随时决定中止拍摄。事实上,阿兰读了差不多十二稿剧本,才最终挑选出一稿,也就是拍摄所依赖的最终版。

  在《推定有罪》 中没有任何片段是虚构的,甚至在剪辑过程中,当时电视新闻的片段和档案影像也被搬上银幕。不过某些记者不愿意为电影重新录制他们的声音,以配合当时的报道。樊尚·加朗格断言说“追溯往事,他们深感羞愧。”

  或许这部真实反映乌脱罗案的电影能够让更多人看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重要性,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

  (栎之/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剧焦 B06 法院执达员被“推定”为阶下囚 2018-09-28 2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