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南方都市报》 报道,一场围绕合同审查展开的AI法律智能机器人与专业律师之间的“人机大战”,日前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上演。最终机器人综合得分完胜律师。
据悉,该AI法律智能合同审查系统已正式上线,通过机器人帮助律师审查合同,可节省50%到80%的工作时间,把律师从案头工作解放出来。
“人机大战”
机器人得分遥遥领先
9月12日的“人机大战”现场,由10位专业律师同时PK“找大状”智能AI 机器人。
主持人通过电脑在500份劳动合同中随机抽取1份作为比赛用合同。
比赛开始后,AI机器人用了1分半钟左右就操作完毕,其中的审查环节仅仅9秒钟。
而这时参战律师才开始阅读合同。根据规定,他们需在50分钟内批注出合同中需要用人单位关注的法律知识点。同时,对合同的完整性给出建议,比如合同是否有缺漏,是否严谨,以及书写是否规范等。
比赛现场,大部分律师都用了40分钟才完成这份合同的审查工作。比赛采用多维度评分制,由专业律师评委现场打分。结果,AI机器人获得的总得分遥遥领先。
高效工作
能完成合同修改审定
据介绍,参加“人机大战”的这款机器人全名为“AI 法律智能合同审查系统”,是深圳市“找大状”法务科技公司研制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能够智能完成合同的修改和审定。
“找大状”创始人尚宏金介绍,“在法律顾问日常工作中,有80%都是繁复的案头工作,如果将AI应用到法律服务场景中去,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律师从冗长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专注于把法律服务做专做精。”
尚宏金是一名从业15年的资深律师,对法律行业痛点了解得十分透彻。他认为,对客户而言,律师的时间就是金钱,审查一份合同的成本高达数千元。此外,缺乏经验的律师,还可能在合同审查中出现纰漏,给客户造成损失。
而AI的介入,将极大地提高合同审查效率,也会直接拉低合同审查成本。
该系统开发技术人员介绍,这套机器人系统实质上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检索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来构建的一款智能合同审查系统,可以让合同审查的专业水准和服务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未来趋势
律师与AI协同作战
“找大状”创始人尚宏金称,未来“找大状”会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法律咨询、法律检索、法律文件准备、文案上传、合同审核、案件研究、诉讼策略选择、智能问答等领域,并向司法和法律服务领域输出专业的AI技术。
“就找大状平台来说,AI机器人上线之后,预计会减少一半律师,因为这个系统可以使律师节省50%到80%的工作时间,把律师从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
比赛现场,广东劳动法律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四清表示,机器人的速度是人工无法比拟的,AI机器人可以运用大数据,指出合同的绝大多数错误,审查时间大大缩减; 而律师的优势在于,能对合同的错误给出更人性化的修改意见。
“机器人律师也有不足,针对不同合同,例如涉及到价值判断,合同条款中有些双方约定的内容其实不合法,但机器人律师没发现。”
“人机大战”结束后,现场的法学专业博士后满涛认为,专业律师在案例的灵活度及语言的通俗化方面更胜一筹。如以AI的速度和准确性,再加上律师的人性化细节处理,将会有更加完美的结果。
(韩成良)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