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全面深化“三方”+“三化”工作

市检察院首次公开宣告检察建议

2018年10月10日 A03 :法治综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895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施坚轩

  本报讯“我院结合之前办理的朱某等合同诈骗、黄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系列案的审查情况,全面梳理、认真分析了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发现你公司在制度设计、监管落实、预警风控、廉政管理等环节存在漏洞,应引起重视。”

  10月9日,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宣告现场,案件的承办检察官向上述案件的被害国有企业代表人公开宣告检察建议。这是全国首家省级检察院对检察建议进行公开宣告。

  为进一步增强检察建议实效、提升监督效果,本市检察机关在总结五年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书面往来的方式,于今年全面深化“三方”(检察机关、被建议单位、第三方代表)+“三化”(场所化、仪式化、公开化)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工作。

  本次市检察院公开宣告的检察建议,源于多年前一起4.2亿元国有资产被骗案,案件涉及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

  今年,承办该案上诉案件的市检察院在大调研中,对近年来承办的国有企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诈骗的案件进行梳理,总结共性问题。检察官发现,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制度漏洞和风险管控不到位的情况,为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为此,检察官开展了检察建议工作,从“合同签订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合同履行中内部监管不到位”以及“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三方面,深入剖析被害单位在制度设计、监管落实、预警风控以及廉政管理等环节存在的漏洞; 同时,从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监管方式以及管理层自身建设四方面,建议企业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执行环节公开透明,强化针对执行过程的刚性监督,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本次公开宣告仪式,由市检察院公诉一处负责人主持,案件承办检察官当面向被害单位宣告《检察建议书》,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督。宣告后,被害单位当场签收了《检察建议书》。

  被害单位也表示,这份检察建议非常契合企业实际,他们完全认同、全部接受。在此前的沟通过程中,企业已按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逐步开展相应的整改落实和堵漏建制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 《检察建议书》 要求,不断完善监管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市检察院首次公开宣告检察建议 2018-10-10 2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