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毛其东
“‘Abercrombie&Fitch’(以下简称A&F)品牌大促销,第一件5折,第二件打2.5折”。这样的活动力度听起来可真大,不过,记者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日前在某商场露天广场上卖的这些品牌服装全是冒牌的。
一个售假团伙拿着假的品牌授权书去正规商场租用露天场地售卖假货,让不少消费者误以为真而纷纷中枪。近期,徐汇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王某、陈某批准逮捕。
开设公司合伙售假
伪造资料逃避监管
今年4月,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市民投诉,称在某商业露天广场摊位上买到的品牌服装是假货。4月12日上午,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摊位进行突击执法检查,当场查获大量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将该案移送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
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看中了徐汇区某商场位于闹市区地段、人流量多的优势,认为在该商场售卖假冒品牌服装的市场大,而且基于商场的“品牌效应”,消费者一般不会怀疑买到东西的真伪。于是,王某联系上了陈某,两人约定共同出资场地租赁费,并由陈某出面租借商场场地设立专柜,约定利润对半分成。
为了达到商场招商要求,王某可谓功夫做足,不但专门注册一家商务公司,还事先伪造了包括“A&F”销售许可、商标授权委托书、品牌宣传资料等材料。但实际上,王某的这家公司只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企业注册代码证,并没有实际经营地址,也不具备销售上述“A&F”品牌的资质。
按照计划,陈某作为公司代表找到该商场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做衣服类的特卖,并谎称公司有齐全的手续和文件。在成功骗取对方信任后,双方后续签订了租借场地合同,王某、陈某以每天1500元的价格租下了商场的露天场地设立专柜。
网上进货成本低廉
随意定价利润巨大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他们销售的假冒“A&F”商标品牌的衣服大多从网上购买,包括带有假冒“A&F”商标的衬衫、卫衣、长裤、短裤、连帽衫、连帽卫衣等衣服,进货的成本价为每件30元至50元左右。
拿到货后,王某等人再从淘宝上花钱定做假冒的“A&F”标牌,自己在家把制作好的假冒标牌附在无标牌的衣服上。而这些假冒衣服的“标价”也不菲,多在199元至700多元之间。
为了提高销量,王某等人还雇佣了数个营业员,按每天200元的报酬日结工资,并允诺每天销售额达到1万元后,就会给营业员1%-2%的抽成。
营业期间,王某亲自参与推销,并指示不明真相的营业员们以较高的折扣现场推销。因实际售卖价格为衣服标价四折左右,商场里不少过往顾客都被王某给出“优惠措施”所吸引,进店选购。
涉案营业员被警方询问时称,这些衣服每天销量特别好,有需求的顾客一次性会买六七件,甚至更多。经统计,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营业期内,涉案销售总额就高达40余万元,查获未销售的假冒“A&F”品牌服饰1000余件,待销售金额9万余元。
检察官认为,犯罪嫌疑人王某、陈某明知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结伙对外销售牟利,销售金额高达40余万元,数额巨大,行为均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之规定,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检察官也提醒零售业从业者要诚信经营,对消费者负责,选择可靠途径进货,切莫制假售假从而触及法律的底线。广大消费者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如遇到假货请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