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30余年,从初入法院在基层法庭骑自行车下乡办案,到如今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率先探索运用信息化进行远程开庭调解,从专门审理浦东法院涉外案件,到现在成为浦东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先锋者,她以实际行动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司法事业的发展,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史一峰,浦东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审判团队负责人、审判员。
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
史一峰先后负责审理建筑工程案件、发回重审案件以及涉外民事案件,近年来先后在速裁庭、民七庭(诉调对接中心)等部门工作。2017年到今年8月份,仅她个人审结案件5097件,其中调解撤诉1741件,无改判、发回重审情况。
史一峰审理的案件类型繁多且案件数量较大,她用心办理每一起案件,制作的法律文书曾获上海一中辖区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
由史一峰牵头的浦东法院“史一峰法官指导调解工作室”定期举办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讲座,积极做好“诉调对接中心金融争议解决分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张江高科技园区分中心”的对接、指导,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国家战略。
辛勤付出化解纠纷
工作中,史一峰总是习惯为群众多说几句,多做一点,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化解纠纷,实现情与法的结合。例如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作为原告的母亲舍弃出生仅6个月的幼子扬长而去,作为父亲的被告既无收入来源亦无育儿经验,对生活陷入绝望。案件因原告无法到庭,虽按撤诉处理已审结,但她仍一面积极寻找原告,一面协调居委和社区民警对父子二人给予帮助,同时不忘开导被告,更自掏腰包给幼儿购买奶粉尿布送上门。她善于倾听当事人诉求,调解能力强,荣获“上海法院调解标兵”“上海法院诉调对接工作优秀指导法官”。
史一峰今年参加了新区政法委主办的“以人民为中心”主题演讲比赛,并获优胜奖;参加高院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比赛并获优秀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