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站消息,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部署下,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召开手机APP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情况专家评议会。中国互联网协会表示,通过技术检测以及用户举报发现,QQ音乐等18款APP疑似存在过度收集“短信”“通讯录”“位置”“录音”等用户敏感信息,万能看等9款APP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1月2日人民网)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问题早已有之,很多使用过各类APP的用户都曾遭遇类似困惑:本来下载某个APP的目标很单一,只想购买某些商品而已,但这些APP却在打开运行时,要求开通通讯录信息、车辆信息、教育背景、个人照片、工作单位,甚至指纹、短信等相当隐私甚至敏感的个人信息,显然与APP的用途毫不相关。更有一些“缺德”的APP,你不提供那些与它“毫不相关”的个人信息,你就无法正常使用AAP。
关于APP收集个人信息,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及配套规定等都很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须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等方式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尽管如此,“不及格”的APP依旧不少,其中还不乏一些大企业的APP,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此次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点名,既是给这些APP提醒,也是给所有收集个人信息的APP敲个警钟。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存在,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侵害,让更多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犯用户正当权益,成了很多APP普遍存在的顽疾。而根治此顽疾,既要靠企业自律、用户自觉,更要靠制度保护、司法惩戒。一句话,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应严惩。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通过释法、修法或完善行业规则等形式,对网络经营者收集个人信息何谓正当、必要、同意等进行明确界定,挤压、消除不法者模糊操作的空间,筑牢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制度屏障。另一方面要强化执法力度,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于不顾用户正当权益的运营者,要完善事后惩戒机制,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