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倾力打造“升级版”诉讼服务,为群众带来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智能导诉机器人、自助立案终端机、电子叫号机等智能化诉讼辅助设备一应俱全,让前来诉讼的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诉讼更便捷
12月的一天,一名来自较远乡镇廊下镇的金大爷来到金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导诉员的帮助下,金大爷不仅顺利完成立案,而且学会了如何利用中心的电脑查询和了解案件进程,感慨“太方便了!”而这只是金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便民的一个缩影。
目前,立案难和打官司耗时费力的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金山法院针对这些情况及时回应并开通了“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当事人诉讼方便快捷。
为此,笔者专程走进金山法院,感受了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带来的便利。
来到金山法院全新打造的诉讼服务中心,笔者发现,整个诉讼服务中心的形状就像钥匙,整体布局舒适合理,功能区分布井井有条。
这是一把打开诉讼方便之门的钥匙。诉讼服务中心分为导诉服务区、综合服务区、窗口业务办理区三大功能区域空间。
首先是门口的导诉服务区,设置导诉台,配备有专职导诉员为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和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除了导诉人员外,笔者发现,还有一位集专业知识与绅士品格于一身的诉讼服务机器人——法宝。
导诉员周文告诉笔者,法宝在诉讼服务中心已经上岗二个多月了,前来诉讼的当事人都被他与生俱来的科技感所吸引,纷纷为他的智能而点赞。
周文表示,“立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起诉状怎么写?”法宝都能作出简明的回答。想要联系自己案件的承办法官,在法宝胸前的显示屏上输入案件编号和诉讼服务密码,就能获得承办法官的联系方式。
与导诉服务区紧连的是综合服务区,好像钥匙的圆把手一样,便民设施配备齐全。区域内细分为便民服务区、自助查询区、自助立案区、诉状书写区、律师等候区,提供电子查询系统、自助终端机、电子显示屏、群众评价系统等各类自助终端服务。还免费提供无线网络,免费提供笔墨纸张、老花镜、打印机、复印机、手机充电器等。
连着综合服务区是窗口业务办理区,采用的是柜台式办公敞开式服务,共设11个窗口。囊括信访接待、诉前咨询、材料收转、诉讼立案等各项诉讼服务功能,每个窗口的上方配备滚动字幕予以标注,分流接待。候访区和缴费服务区也在这个区域,里面有ATM机和缴纳诉讼费的服务窗口。
宽敞明亮的诉讼服务中心,整齐划一的敞开式业务办理窗口,案件自动查询触摸屏,舒适整洁的等候区,书刊、自动售货机等一应俱全的便民服务区,处处体现着金山法院方便当事人的用心。总之,在金山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你可以享受到“一站式”诉讼服务。
“第一次进法院,原本以为立案一定会花很长时间,没想到仅用了十分钟就办好了,这一站式服务,真是太方便老百姓了。”便捷周到的服务让前来诉讼的刘先生心里暖暖的。
金山法院立案庭庭长董永强表示,诉讼服务窗口是当事人来法院参与诉讼的第一站,很多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法院一次,一旦来到法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诉讼服务中心就是帮群众解决问题,让他们对诉讼事宜一目了然。”董永强说。
“互联网+”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
金山地处远郊,地域广,人口居住分散,从浙江省交界的枫泾镇开车到石化地区需要一个小时,身在枫泾镇的当事人要到位于石化地区的金山法院打官司,怎么办?
日前,枫泾居民唐先生通过手机微信向金山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仅20分钟,就收到了法院的立案受理通知书。
这正是金山法院网上立案释放的法治“红利”。当前,金山法院注重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实体的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建立了线上线下多样化的诉讼服务新格局。
据了解,金山法院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推广微信扫码立案,为当事人提供“指尖上的诉讼服务”。当事人或律师只需要关注“金山法院”微信公众号进入“自助立案”版块,线上自助完成信息输入后,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线下经立案法官扫描后直接将相应的信息导入法院的审判管理系统。
笔者打开“金山法院”微信公众号,发现微信公众号有专门的“线上服务大厅”模块,内容涵盖自助立案、网上立案等24项功能,当事人滑动页面点击相应的模块即可办理各种诉讼事项。
笔者发现,金山法院还制作了便于携带的诉讼服务“口袋书”,即掌上诉讼服务平台使用手册,图案鲜明,二维码标识突出,且以手风琴式折叠,便于携带和收放,不熟悉掌上诉讼服务的当事人对照手册内容即可轻松完成掌上操作。
据了解,金山法院2018年共通过网上立案1987件,占收案总数的9.6%,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了全市首例微信端律师通道立案,实现微信公众号端口“一键式”全流程自主立案。启用智能导诉机器人、诉讼文书智能辅助书写系统、诉讼服务微信机器人,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金山法院副院长孙衍荣表示,推广微信扫码立案,能大大缩短当事人的等待时间,免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也提高了立案工作效率。目前,该项功能被广泛运用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批量案件中。
“下一步将继续深度挖掘网上诉讼服务内容,把最好的场所、最大的空间留给群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功能互通的诉讼直通服务。”孙衍荣对笔者说。
志愿服务让法律服务更有“温度”
“要给多少钱?”50多岁的叶老伯一边掏钱,一边问在法院坐堂的律师。“这是免费提供的法律咨询,”上海理度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海平微笑着回答道。“真的是免费吗?不会是骗我的吧?不是都说请律师要给钱吗?”这位老伯又找到法院工作人员追问。“您放心,真的是免费的,这是法院特设的律师志愿者服务岗。”这是诉讼服务中心发生的一幕。
笔者得知,金山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律师志愿者服务岗,由民革律师志愿者每周三下午轮流值岗,为当事人提供免费诉讼指导、文书写作指导、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
据统计,从2017年3月开始之今,民革律师志愿者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咨询服务近90期,接待人次近800人次,人数1100余人。
笔者了解到,金山法院在枫泾、朱泾、亭林三个人民法庭设置了诉讼服务分中心,不断延伸诉讼服务触角,确保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法院的一系列诉讼服务。此外,金山法院还发挥人民法庭靠近乡村、贴近群众的便利优势,升级“南圩社区法律诊所”项目,优化亭林镇东新村、枫泾镇盛新村联合调解工作室,定期派驻专业法官下乡“问诊”,进行“下沉式”法律志愿服务。
同时,金山法院在开展的“美丽乡村法治行”法律服务活动后又推出了“你点单,我就送”菜单式法律服务活动,组建了一支19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讲师团。活动中,法官们围绕社区居民和村民的法律服务需求,推出“菜单式”法律服务课程中心,开通电话预约通道,供群众“点菜学法,点师授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据统计,自2018年9月中旬课程公布后,金山法院已接受预约26次,法官上门授课22次,覆盖听众超千人次。
金山法院院长孙军表示,法院近年来一直在开展诉讼服务工作,并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诉讼服务的常态长效机制,通过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推广微信扫码立案、志愿者法律服务等方法,把诉讼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诉讼服务。
“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诉讼指引服务,让群众涉诉时少走弯路,让群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法治需求进行‘点单’法律消费,让司法更有‘温度’”。孙军院长说。
文/徐永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